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文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级别:
杂志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复刊于1978年,是我国高校中创刊最早的自然科学类学报之一。 该刊的办刊宗旨为: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促进教学和科学技术繁荣和创新,坚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原则。 该刊主要刊登我校师生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同时适量刊登历届校友和海内外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以及反映有关科研课题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简报;其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并侧重于我校自然科学的学科特色。2006年,该刊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
投稿须知
1.篇名。论文的篇名要求简洁、精练、准确,一般不超过20字;应将篇名翻译成英文,另页附在文末。
2.作者署名。来稿中应将作者姓名(笔名)署于篇名之下,并另起一行,加圆括号注明作者的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为多位作者,且不属同一单位,请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序号1、2……,并在圆括号内相对应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等内容。作者本人详细的介绍,包括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出生地)、职称职务、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以及联系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则请与英文篇名一起,另页附在文末。
3.摘要和关键词。(1)来稿中必须附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置于作者署名之下,正文之前。(2)摘要以200—300个汉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避免以“本文”、“论文”、“作者”或“本研究”等作者语,避免以“认为”、“指出”等类词语表述,也不需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3)中文关键词3—5个,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4.基金项目。来稿如为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基金资助的成果,请在论文篇名末加上角星号,并相对应地在篇名页的地脚处以星号引导,标注基金项目的名称、编号等具体内容。
5.正文。来稿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标点符号;数字书写和插图、表格的编排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6.引证文献的标注。对于论文中引证文献的标注,本刊采用“注释”和“著者-出版年”两种体例,其中,“注释”体例主要适用于文史哲等学科,“著者-出版年”体例主要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采用“注释”体例的论文,不论是对直接或间接引证的文献说明出处,还是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均以页下注的形式进行标注;采用“著者-出版年”体例的论文,在正文中括注著者、出版年及页码的标识(格式即为:作者,出版年:页码),文末则列明“参考文献表”,同时可采用页下注的形式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
杂志目录目录·2013年 5 期
1. 长江河口东风西沙水库最长连续不宜取水天数数值模拟 朱建荣,吴辉,ZHU Jian-rong,WU Hui
2. 长江河口动量系数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杨云平,李义天,韩剑桥,YANG Yun-ping,LI Yi-tian,HAN Jian-qiao
3. 长江河口潮流界与径流量定量关系研究 侯成程,朱建荣,HOU Cheng-cheng,ZHU Jian-rong
4. 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关阅章,刘安田,仲启铖,王开运,GUAN Yue-zhang,LIU An-tian,ZHONG Qi-cheng,WANG Kai-yun
5. 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机理的研究 章丹,徐斌,朱培娟,连正豪,赵雅萍,ZHANG Dan,XU Bin,ZHU Pei-juan,LIAN Zheng-hao,ZHAO Ya-ping
6. 贵州省云台山鸟类群落特征 罗祖奎,刘伦沛,王云,牛俊英,刘立波,李丽,LUO Zu-kui,LIU Lun-pei,WANG Yun,NIU Jun-ying,LIU Li-bo,LI Li
7. 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ulatus)皮层微管胞器的荧光标记 林钦,范鑫鹏,孙磊,周素娟,顾福康,LIN Qin,FAN Xin-peng,SUN Lei,ZHOU Su-juan,GU Fu-kang
8. PC交联脱细胞牛心包膜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和血液相容性 马兵,翟万银,张嘉敏,孙晓宁,朱自严,张红锋,常江,MA Bing,ZHAI Wan-yin,ZHANG Jia-min,SUN Xiao-ning,ZHU Zi-yan,ZHANG Hong-feng,CHANG Jiang
9. 漂浮绿藻中缘管浒苔(Ulva linza)鉴定方法的探索 陈斌斌,马家海,SHIN Jong-Ahm,高嵩,CHEN Bin-bin,MA Jia-hai,SHIN Jong-Ahm,GAO Song
10. 盘基网柄菌粘附分子gp150的定位及其与PKA活性关系的研究 杨春霞,侯连生,YANG Chun-xia,HOU Lian-sheng
11. 碱金属硝酸盐在1,2-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15℃和45℃的溶解行为研究 张晖英,李淑妮,翟全国,欧阳淼,蒋育澄,胡满成,ZHANG Hui-ying,LI Shu-ni,ZHAI Quan-guo,OU Yang-miao,JIANG Yu-cheng,HU Man-cheng
12. 维生素B12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研究 朱金坤,舒露,吴敏,王清江,何品刚,方禹之,ZHU Jin-kun,SHU Lu,WU Min,WANG Qing-jiang,HE Pin-gang,FANG Yu-zhi
13. 一种新型T1-T2双模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礼鹏,刘凯,罗春花,李建奇,王依婷,彭晖,GAO Li-peng,LIU Kai,LUO Chun-hua,LI Jian-qi,WANG Yi-ting,PENG Hui
14. 覆银硅微通道板用于三维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 王斐,徐少辉,祝珊珊,楼薛锋,惠珂霜,杨平雄,王连卫,WANG Fei,XU Shao-hui,ZHU Shan-shan,LOU Xue-feng,HUI Ke-shuang,YANG Ping-xiong,WANG Lian-wei
15. 全桥LLC谐振变流器的简化时域模型及其应用 肖文英,董海兵,XIAO Wen-ying,DONG Hai-bing
16. 算子的亚循环性与拓扑一致降标 刘洋,曹小红,LIU Yang,CAO Xiao-hong
17. 完全图和星的合成的点可区别正常边染色 杨芳,王治文,陈祥恩,马春燕,YANG Fang,WANG Zhi-wen,CHEN Xiang-en,MA Chun-yan
18. 中国市场ETF套利研究 陈实,吴述金,郑伟安,CHEN Shi,WU Shu-jin,ZHENG Wei-an
19. 基于MACD的平稳技术指标在高频交易中的应用 包思,郑伟安,周瑜,BAO Si,ZHENG Wei-an,ZHOU Yu
20.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区的规划思路和关键技术 丁平兴,李树国,DING Ping-xing,LI Shu-guo
21. 上海新港建设必要性的初步论证 邵荣顺,施雄彪,俞灵,SHAO Rong-shun,SHI Xiong-biao,YU Ling
22.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方案的研究 邵荣顺,程泽坤,丁平兴,葛建忠,虞志英,俞灵,SHAO Rong-shun,CHENG Ze-kun,DING Ping-xing,GE Jian-zhong,YU Zhi-ying,YU Ling
23.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水动力特征分析 李身铎,朱巧云,虞志英,LI Shen-duo,ZHU Qiao-yun,YU Zhi-ying
24.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含沙量与沉积物特征分析 徐海根,虞志英,钮建定,李身铎,郑建朝,XU Hai-gen,YU Zhi-ying,NIU Jian-ding,LI Sheng-duo,ZHENG Jian-zhao
25.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与入海航道区域海床稳定性分析 虞志英,张志林,金鏐,徐海根,李身铎,YU Zhi-ying,ZHANG Zhi-lin,JIN Liu,XU Hai-gen,LI Sheng-duo
26.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灾害性天气分析 丁平兴,葛建忠,DING Ping-xing,GE Jian-zhong
27.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对流场的影响分析Ⅰ:数值模型和验证 葛建忠,郭文云,丁平兴,GE Jian-zhong,GUO Wen-yun,DING Ping-xing
28.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对流场的影响分析Ⅱ:对周边流场影响 葛建忠,郭文云,丁平兴,虞志英,金鏐,邵荣顺,李身铎,徐海根
29.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方案泥沙回淤估算 葛建忠,金鏐,丁平兴,邵荣顺,虞志英,郭文云,GE Jian-zhong,JIN Liu,DING Ping-xing,SHAO Rong-shun,YU Zhi-ying,GUO Wen-yun
30. 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 田波,周云轩,袁琳,赵云龙,陈亚瞿,袁晓,曹勇,TIAN Bo,ZHOU Yun-xuan,YUAN Lin,ZHAO Yun-long,CHEN Ya-qu,YUAN Xiao,CAO Yong
目录·2014年 2 期
1. 学习分析系统构建研究马晓玲,邢万里,冯翔,吴永和,MA Xiao-ling,XING Wan-li,FENG Xiang,WU Yong-he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分析系统架构冯翔,余明华,马晓玲,吴永和,FENG Xiang,YU Ming-hua,MA Xiao-ling,WU Yong-he
3. 云架构模式下“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体系探析张世明,徐和祥,钱冬明,陈海建,黄河笑,ZHANG Shi-ming,XU He-xiang,QIAN Dong-ming,CHEN Hai-jian,HUANG He-xiao
4. 体感技术现状和发展研究张诗潮,钱冬明,ZHANG Shi-chao,QIAN Dong-ming
5. 可用性测试技术在软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智能教育出版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案例刘名卓,赵娜,吴永和,LIU Ming-zhuo,ZHAO Na,WU Yong-he
6. 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徐显龙,钱冬明,吴永和,苏小兵,祝智庭,XU Xian-long,QIAN Dong-ming,WU Yong-he,SU Xiao-bing,ZHU Zhi-ting
7.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的研究吴永和,何超,杨瑛,马晓玲,余云涛,刘晓丹,祝智庭,WU Yong-he,HE Chao,YANG Ying,MA Xiao-ling,YU Yun-tao,LIU Xiao-dan,ZHU Zhi-ting
8. 3D虚拟学习系统与教育游戏:未来电子课本2.0J.M.LAFFEY,J.M.LAFFEY
9. 数字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电子课本C.WESTON,C.WESTON
10. 个人学习环境系统的应用设计:以电子书包为例胡海明,吴永和,HU Hai-ming,WU Yong-he
11. 标准化电子课本未来形式:国际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与情境框架T.HOEL,袁莉,P.BAKER,T.HOEL,YUAN Li,P.BAKER
12. “智慧”电子课本的互操作性国际标准B.MCCOY,,B.MCCOY
13. 电子课本数字版权管理研究和基于Marlin DRM的系统实现葛鑫,屈劲,顾洁,王常杰,GE Xin,QU Jin,GU jie,WANG Chang-jie
14. 虚拟学具标准研制与设计开发雷云鹤,郁晓华,吴永和,祝智庭,LEI Yun-he,YU Xiao-hua,WU Yong-he,ZHU Zhi-ting
15. 测量学习、教育和培训效应的EFI评价框架C.M.STRACKE,C.M.STRACKE
16. 前言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
本文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1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