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_《辛弃疾词两首》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6-10-14 09:02

  本文关键词:辛弃疾词两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辛弃疾词两首》说课稿
  淮南五中高一语文组陈孝宇
  一、说教材: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前一篇是苏轼词两首,正好可以加以比较。辛弃疾既是著名的词人,又是爱国的典范。他的词打上了深深的爱国的烙印。对他的一生,可用郭沫若为其题写的墓联“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作为评价。本课将学习他的两首词。其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下阕用三个典故对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六十多岁筹划北伐,施展雄才大略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时写下的一首词。两词所写的年代不同,横跨了作者的半生,但情感却没有改变。教学时,可抓住这不变的主题、不变的情感进行教学。
  二、说教法:本文可采用朗读式、比较、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两词都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要深入地品味这两首词的妙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须得熟读、背诵。另外,两词中作者的情感均表达得含蓄深沉,又多用典故,必须通过合作探究,认真解读典故的内容,揣摩作者引典的用意,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说学法: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1、质疑感悟法
  2、问题讨论法
  3、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课时分配: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将两首词进行总体比较
  教学设想:先通过了解背景将两首词的主旨进行比较,再两首词所用的典故加以比较,初步感知情感。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设想: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时,上阕要抓住景物分析情感;下阕得扣住典故,通过解读典故深入地品味作者情感,最后背诵全词。
  第三课时:合作探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设想:本文的字词和句子有一定难度,又通篇用典,要读懂不太容易。须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读典故,揣摩作者引典的用意,由此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景物,体会借景写情的妙处,品味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壮志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两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解读典故,揣摩用典之意,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


  本文关键词:辛弃疾词两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140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