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悲剧美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6-05-18 21:07

  本文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悲剧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欣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中的第二节《悲剧美》,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人类在创造历史,开辟未来的的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与奋斗牺牲,先进人物为探索真理而经受磨难,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捐躯,人民大众饱受压迫和痛苦,这一切都是悲剧美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它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的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音乐不同于文学和戏剧,它在表现悲剧性冲突的具体情节方面受到很大局限,然而它却能以特别强大的力量表现悲剧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再现最深沉、最激越、最动人的悲剧性情感。
通过对《悲剧美》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悲剧美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学生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2、教材分析
《松花江上》
作于1936年,“西安事变”前,词曲作者张寒晖正在西安二中教书。当时呈现在西安街头的东北军官兵和大批东北逃亡者的惨痛的景象,深深触动着他的心弦,于是便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他们饱含热泪的如泣如诉的音调,愤恨哀伤的情绪,提示出当时因遭受日本侵略而背井离乡的东北同胞的悲惨生活,倾诉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由于它唱出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心声,所以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3、教学目的
①在音乐欣赏中,能够随老师琴声哼唱有关悲剧美的音乐片断。
②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探讨悲剧美的基本概念。
4、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在倾听悲剧美的音乐时获得深层次悲剧美的情感体验。
②理解悲剧美的基本含义。
二、说教法
1、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对悲剧美作品的认识和看法,并举例说出几部了解的悲剧美的作品(如歌剧、戏曲、舞剧、歌曲等体裁的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讨论完后:教师播放课外补充作品《等爱的人》,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注意,旋律和音色在悲剧美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近年来小煤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和层出不穷,在资源开采暴利的贪欲驱使之下,忽视矿工生命安全。这部作品旋律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深沉,或警号长鸣,这些都对于渲染悲剧美的氛围,增强悲剧美感人的力量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2、欣赏《松花江上》
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者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1936年,当时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大地犯下种种的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泪写下具有浓郁悲剧美风格的《松花江上》。此曲一经传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先让我们将这首歌完整欣赏一遍。并思考: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联想,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或场景: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 思考 发言)
3、分段欣赏
这首歌采用bE大调,3/4拍,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
①歌曲第一部分有两个长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描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第二乐句的结尾;旋律以“ ”下行级进到“ ”,加强了歌曲悲痛的情绪,表现出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
②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旋律在小调上展开。前两个乐句基本相同,只在绪尾的三个高降低八度。旋律带有呼号,哀伤的感情色彩。
③当尾声“爹娘啊……”的呼于抢地似的旋律出现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复可爱的家乡。
4、浏览性的聆听欣赏《光荣牺牲》、《英勇就义》、《一个华沙幸存者》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中国汉族民歌

› 湖南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 湖南文艺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案

› 湖南文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王老先生教案

› 湖南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月圆曲

›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悲剧美说课稿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本文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4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