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查重 >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6-02-18 22:26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感受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既是对感知创作手法的渗透,又是对音乐情节展开的理解)

四、            听音乐,说故事(在“聆听音乐”“讨论情节”“联想画面”“思考道理”的过程中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相关音乐要素在表现故事情节时的变化,并自主地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勇敢、正义、安全、善良的主题)(5分钟)

a)        从老爷爷的劝告中引入狼,预示矛盾冲突

b)        听狼的音乐,说音乐特点,再启发想象,和平环境将会受到冲击,会怎样呢?——启发想象和讨论(自己讨论一些时间)

c)        狼来了,猫会怎样:听猫上树的音乐,感知音乐加速、上行等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d)        那小鸟会怎样呢:1、学生想象
2、听狼抓小鸟,小鸟灵巧地飞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e)        那么小鸭子呢:1、学生想象
2、听小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吃掉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并感悟小鸭子由于其自由与不镇定所导致的后果。

f)          这时的彼得会怎样:1、学生想象
2、彼得还会更有作为——听彼得镇定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五、            抓狼(从音乐因素的变化感知情节的推进,,让学生在“听”“演”过程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巩固)(5分钟)

a)        解说,彼得等该如何办,引出团结、巧计、放绳、套牢、挣扎的情节,让学生简单模仿声音

b)        听抓狼的音乐

c)        听后分析

d)        再听并分角色表演,老师提示,营造高潮

e)        猎人抓狼

六、凯旋音乐,首尾呼应(由知觉欣赏上升到情感欣赏阶段)

七、出示课题(2分钟)

作曲家介绍(照片、简单生平)揭题: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作曲家的愿意图——结合真善美教育

八、听故事精简版(11分30秒)

f)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回忆已接触过的音乐知识

g)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在小范围内展开“你有什么收获”的小结

h)        在凯旋乐段的时候,引导学生由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智欣赏阶段

九、小结(2分钟)

i)          小结:引申出原作,对本课的知识点作小结,送CD进行后续欣赏

j)          在彼得的音乐声中结束

 

 

 

愿艺术音乐常驻学生心间

——教《彼得与狼》有感

 

 [背景分析]

本文借用“艺术音乐”一词,试图将所阐述的内容既区别于通俗流行音乐又不仅仅指古典音乐,而是一切优秀的、有意思的、能引发人进行思考的音乐。

我们知道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古典音乐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所喜爱。可以这么说,古典音乐是音乐学习的根,是进行一切音乐鉴赏活动的本。作为音乐教师,将包括古典音乐在内的艺术音乐带入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有“根”有“本”的进行音乐学习,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如何将艺术音乐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何以背景与相关延伸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让艺术音乐常驻学生的心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关于教学设计]

我在上这一课时,思考了几个问题:首先,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其次,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再次,交响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最后,针对六年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对待通俗音乐,并维持对艺术音乐的热情。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条“听——说——演——想”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旨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接受艺术音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本文编号:2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zzj/2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