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生物式水质毒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5-03-29 21:39
  生物式水质毒性监测方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水质监测方法,它利用活体生物在待检测水中的行为状态来判断当前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其相对于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存在着众多的优点,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 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以及电路设计等相关知识,并结合数理统计的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生物式水质毒性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水质毒性状况,并做出及时预警。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水质毒性监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对该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需求分析,实现了对系统物理设备的合理布局以及这些设备的合理连接、系统软件模块的划分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 2、设计并实现了水质毒性监测水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硬件控制电路和软件控制程序组成,其中控制电路主要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光电耦合模块,控制程序分别位于上位机和下位机中,通过串行通信联系。控制电路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完成对相应设备的控制,共同为水质监测提供一个稳定的水环境,同时它们也对当前水环境状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系统简要结构图

图3.1系统简要结构图

是循环进行的,只是在循环的过程中不。系统设计的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好对应功能界限,最后通过整合,以得监测系统的设计紧紧结合上面的设计思式水质监测系统需要完成的各种功能、用性。根据功能结构关系将该系统分为系统,其中水环境控制子系统包括辅助的基础,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物理平系统包括....


图4.1系统图

图4.1系统图

下面对该系统做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图4.1系统图4.1水环境控制实现该模块的实现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嵌入式硬件电路技术和嵌入式软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式控制、串行通信技术以及机械设计技术等,综合使用这些技术以达到为整个水质监测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水环境[35-37]。实现....


图4.4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4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4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2.串并转换部分;3.光电隔离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将分别就行设计。1.电源部分①不同电压的转换(电压转换的途径)这部分主要为控制板中工作电源为5V的芯片和部分提供电源,具体实现是通过集成芯片来完成,在选择电压转换芯片时需要注意以下....


图4.10主程序控制流程图

图4.10主程序控制流程图

38图4.10主程序控制流程图现。该部分主要完成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具



本文编号:4037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37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