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照和水流条件下底泥释放氮磷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0 02:22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在氮、磷的外源输入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底泥中的氮、磷的再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底泥中影响氮、磷释放的因素开展研究,但是过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DO、pH、温度等因素对氮、磷营养盐动态变化的影响,然而对光照和水流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故有必要研究光照和流速大小对底泥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沉积物中氮、磷动态变化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调控、水产养殖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该研究通过对大亚湾所采集到的底泥柱样品进行氮、磷垂向分布测定与研究,在室内模拟了不同光照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中氮、磷释放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1)尽管大亚湾海域属于贫瘠型水域,但是通过对澳头、深水港、以及虎头门三个点的底泥取样,对底泥、孔隙水中的氮、磷营养盐的浓度进行测定表明大亚湾典型水产养殖区附近沉底泥中氮、磷营养盐浓度含量较高,使大亚湾水产养殖海域称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污染内源。采用经典菲克扩散定律,计算了三个测站的氨氮、DRP的年释放量,结果表明,大亚...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1.2.2 底泥中氮、磷的赋存形态
1.2.3 底泥中氮、磷的转化过程
1.2.4 底泥中氮、磷的迁移过程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氮、磷在底泥中的垂向分布
2.2.2 底泥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实验
2.2.3 底泥在不同流速下培养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1 水中氮、磷形态分析
2.3.2 底泥中各形态氮、磷分析
2.3.3 底泥物理参数分析
第3章 大亚湾底泥中氮、磷含量及垂向分布
3.1 底泥物理参数
3.2 底泥中氮、磷含量
3.3 孔隙水中氮、磷分布
3.4 孔隙水扩散通量模型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光照强度下底泥释放氮磷的规律
4.1 光照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
4.2 上覆水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氮、磷释放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水流速度下底泥释放氮磷的规律
5.1 氮、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2 上覆水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4038034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1.2.2 底泥中氮、磷的赋存形态
1.2.3 底泥中氮、磷的转化过程
1.2.4 底泥中氮、磷的迁移过程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氮、磷在底泥中的垂向分布
2.2.2 底泥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实验
2.2.3 底泥在不同流速下培养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1 水中氮、磷形态分析
2.3.2 底泥中各形态氮、磷分析
2.3.3 底泥物理参数分析
第3章 大亚湾底泥中氮、磷含量及垂向分布
3.1 底泥物理参数
3.2 底泥中氮、磷含量
3.3 孔隙水中氮、磷分布
3.4 孔隙水扩散通量模型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光照强度下底泥释放氮磷的规律
4.1 光照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
4.2 上覆水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氮、磷释放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水流速度下底泥释放氮磷的规律
5.1 氮、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2 上覆水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4038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38034.html
上一篇:电催化氧化及其与纳滤的耦合过程处理难生化类有机废水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