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中的模糊语言
本文关键词:论科技期刊中的模糊语言
【摘要】:根据多年编辑实践总结出科技期刊中模糊语言普通存在的现象 ,并结合实例给出模糊语言分类、结构及表现形式 ,最后提出模糊语言使用的条件及语言环境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模糊语言 语言结构 语言环境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1 模糊语言的产生语言 ,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语言 ,另一类是形式语言 ,自然语言是以字为符号 ,用它去代表主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观念、行为和情感的意义。它是人们思维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形式语言是指按一定逻辑关系及严格规定的符号来表达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铁平;模糊语言再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5期
2 陈勇;漫话文学描写中的“模糊语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叶潮;试论模糊语言的诗美功能[J];当代文坛;1986年06期
4 张绪援;试探英语中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J];怀化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张远宏;模糊语言与直观尺度——模糊语言在一般交际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8年03期
6 王恒年;关于模糊语言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8年02期
7 谢宗良;音乐的“模糊语言”[J];中国音乐;1988年03期
8 钱惠良;;模糊语言的哲学基础[J];哲学动态;1988年04期
9 闵庚尧;;论公文写作中的模糊语言[J];思维与智慧;1988年02期
10 王成富;关于科技翻译中的模糊语言点的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洁才;;模糊语言在典范公文中的运用[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张惠民;;论模糊逻辑的哲学意义和实用价值[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3 胡琛;王行愚;;可拓语言研究初探[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4 顾鸿安;;模糊语言及其教学[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5 施国全;;能指,所指;语言模糊性——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看模糊语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唐莉莉;;浅谈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用规律[A];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曾玲;;基于模糊语言评估有方案偏好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莲香;;浅谈模糊言语在交际中的效应[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廷;肖和立;;模糊语言评价的综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李颖;;从典型范畴理论看模糊语言的两个维度[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善国: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模糊语言 难得糊涂[N];光明日报;2000年
2 曾亚波;会员卡频频“卡壳”[N];中国质量报;2002年
3 杜树人;“模糊语”不模糊[N];解放军报;2002年
4 陈玉敏;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超常使用[N];中华新闻报;2002年
5 李黾 刘辉煌;广告语言需要精彩的模糊[N];中华新闻报;2002年
6 王泽华;新闻语言的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2年
7 聂世勇 祝秀湘;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弊端[N];中华新闻报;2002年
8 乔叟;也谈动物福利法背后的逻辑[N];南方周末;2003年
9 池广华;巧用模糊语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邹薇;“模糊语言”与掩饰处理[N];安徽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莫智文;Fuzzy有限态自动机的最小化及其在心电图(ECG)识别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2 何雅青;确定与歧义之间的最佳点[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吕占军;日常会话中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敏;[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肖先明;模糊语言的动态语用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一宁;模糊及其语用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7 周炜;商务书面文体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8 白云;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的语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李颖;论政治外交场合模糊语言的功能及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磊;英汉模糊修辞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17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01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