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基于被引频次评价科技期刊报道汶川地震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7-10-15 02:16

  本文关键词:基于被引频次评价科技期刊报道汶川地震的表现


  更多相关文章: 汶川地震 被引频次 科技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2008年发表的汶川地震论文在2008~2009年的被引频次,分析了相关论文的高被引学科分布,得出地学、医学、建筑学类等期刊的被引频次较高。在此基础上,分学科对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探讨,再现了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长安大学杂志社;《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长安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汶川地震 被引频次 科技期刊
【分类号】:G232
【正文快照】: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里氏8·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国内科技期刊对此事件进行了及时、广泛、深入的报道。截至2010年12月18日,相关文献近1万条,涉及地学、建筑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文献计量分析也受到了科技期刊工作者的重视。蓝煜昕[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清海;徐杰;孙慧兰;张恩健;王晓鹰;;突发事件与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9年02期

2 王亚勇;王言诃;;汶川大地震建筑震害启示[J];建筑结构;2008年07期

3 蓝煜昕;;汶川地震文献综述[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庚;马巍;沈小璞;;合肥市重要公共建筑震害预测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宋鸿;王亚玲;魏桂林;;由《色谱》的办刊实践看学术期刊的品牌运作[J];编辑学报;2009年06期

3 陈华;巩倩;李锋;;在上海世博会上快速组稿:提升医学学报编辑的社会责任感[J];编辑学报;2010年05期

4 王景周;;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J];出版科学;2010年03期

5 涂凌;;由汶川大地震引发对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6 王威;周颖;梁兴文;章红梅;张松;张富文;;砌体结构在2008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经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7 林树枝;李刚;程耿东;;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王立成;;汶川地震后学校砌体建筑结构破坏情况调查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吴应雄;黄英;;汶川地震灾害引发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考[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10 黄英;傅成立;吴应雄;励进;邱于益;;福建省村镇民房建设的分析与思考——汶川大地震震害的启示[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应雄;黄英;;汶川地震灾害引发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考[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英;傅成立;吴应雄;励进;邱于益;;福建省村镇民房建设的分析与思考——汶川大地震震害的启示[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小卫;王亚勇;巩正光;李绍祥;;抗震加固中单跨建筑新增抗侧刚度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毋剑平;杨小卫;齐娟;保海娥;;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探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5 付国彬;;科技期刊应急编辑的实践与探讨[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素裹;强震作用下现浇RC楼板对框架结构破坏形态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宁;基于MPA和IDA的偏心结构性态评估分析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思凝;外廊式RC框架地震破坏及倒塌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4 刘红彪;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倒塌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登科;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基于三维APA和IDA的抗震性能评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辛高伟;基于Pushover方法的砌体结构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龚丽;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志愿者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李杨;中小学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谭潜;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机制的静力弹塑性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6 任传胜;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杨州;公益信托的税法困境及应对[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李红培;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及重建隔震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9 吴辉辉;中小学校抗震能力分析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龙飞;基于学校建筑震害的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杰;;志愿精神 社会动员与人本化行动的新能源[J];北京观察;2008年07期

2 黎贞崇;科学技术期刊的组稿方式[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3 李建新;科技期刊编辑要有新闻意识[J];编辑学报;2005年01期

4 辛明红,张淑敏,王燕萍,刘永新;选题组稿与创办精品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5 雷琪;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6 金伟;;探索提高期刊质量的新途径——组建特约编委会[J];编辑学报;2005年06期

7 游苏宁;陈浩元;;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8 曹作华;谢贞;王红丽;王浣沙;;科技期刊编辑的组稿策略[J];编辑学报;2006年06期

9 张彬;关兴旺;顾芳;;从“鸟巢”工程谈科技期刊工程专栏组稿[J];编辑学报;2008年02期

10 胡元;重点选题的全程策划应实施项目管理[J];编辑之友;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谋岳;;我国科技期刊应增强服务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4期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喜获2009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 方先才;;浅谈科技期刊的版式和封面设计[J];华夏星火;2005年Z1期

4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5 邹勇;;电子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布局[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年02期

6 刘存德;;卷首语[J];重型机械;2011年04期

7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分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8 张晓军;;h指数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4期

9 ;《计算机辅助工程》获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1年02期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喜获2009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泉佩;;我省科技期刊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与分析[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胡天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科技期刊[A];中国科协期刊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丁平;朱慧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姜春明;洪鸥;陈海清;;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现状及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瑜;刁淑娟;肖继春;;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初探——以《国土资源遥感》为例[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磊;;网络化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及编辑的责任意识[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明丰;徐川平;;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的展望[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罗向阳;李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创新[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马智;;科技期刊面临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丽君;;论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本[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燕 韩金好;《测绘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N];中国测绘报;2009年

2 记者 任丽梅;我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稳步提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金振蓉;科技期刊:期待做大做强[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晋雅芬;总署将推动优秀科技期刊做大做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晋悦;发展与创新,科技期刊才能做大做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垠;“创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动的灵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任丽梅;科技期刊人才培养须打破“师傅带徒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作言;莫让科技期刊成为“软肋”[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齐芳;我国三年三千万元支持精品科技期刊[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齐文浩;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郭飚;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5 刘红彪;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倒塌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6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丁开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张漪;随机决策中个体的信念调整模型与检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张国宏;断层滑动分布与震源破裂过程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梦莉;转企改制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许开民;河南省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王重洋;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编辑方法[D];河北大学;2009年

4 沈剑虹;河北省科技期刊“双效”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D];河北大学;2004年

5 幸家刚;论广告作为科技期刊产出的经营策略[D];重庆大学;2004年

6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周宇;SCI源期刊[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8 唐曙南;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邹晓宇;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及影响因子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易俊刚;科技期刊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本文编号:1034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034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