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期刊 学术质量 期刊定位 学术交流 学术不端 科研评价
【摘要】:以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为例,根据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的收录及评价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客观呈现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学术质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期刊在精准定位、加强学术交流、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发挥学会优势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基金】: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0)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1引言学术期刊的质量一般指学术期刊符合一些既定的办刊标准或达到办刊目标的程度,涉及期刊编辑、学术、出版、发行等各个方面的水准或质量,其中尤以期刊的学术质量为主[1]。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根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立英;周秋菊;岳婷;张克菊;韩毅;;中国科学:在希望与挑战中前行——2008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09年01期
2 叶继元;;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之异同[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丽恒;;学术期刊JIF评价指标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J];今传媒;2011年04期
2 李丽;;“核心期刊”争论概述[J];贵图学刊;2011年02期
3 陈振英;;TOP期刊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3期
4 张丽恒;;学术期刊计量评价“标尺”之争及其科学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0期
5 金友忠;;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透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5期
6 郭晓刚;许昌淦;;从审读活动看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要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5期
7 蔡德英;;核心期刊与学术期刊质量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1期
8 杨立英;周秋菊;岳婷;;中国科学:增长的极限与生命科学的进步——2011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淑兰;;核心期刊评价方法比较研究[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高,慕容冰;科技期刊质量与审稿工作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S2期
2 冉强辉,伍烈尧,何剑秋,张小白;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评估体系中参考文献构建指标的调查与研究[J];编辑学报;1993年04期
3 高宏;张晓冬;张琳琳;游苏宁;;从源头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4 李斌,刘加平,白茂瑞;我国科技期刊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及其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J];电讯技术;2009年05期
6 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J];电讯技术;2009年06期
7 张凌之;郭丽;杨蓓;张琼;;对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评价方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年05期
8 王宝庆,丁乃刚;浅谈科技期刊走向世界[J];科技与出版;1997年03期
9 罗健;;检索在科技期刊中的质控作用[J];甘肃科技;2007年01期
10 ;本刊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J];港口装卸;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红星;;科技期刊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思考[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邓雯;;激励机制对科技期刊主要构建者的作用[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陈汉忠;;科技期刊的科研评价功能[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常琳;;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陈顺生;;科技期刊的学术性及其评价[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6 钱俊龙;谢燕;;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与科技伦理学研究——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调查”引出的思考[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洪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途径的初探[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8 伍烈尧;;高校学报学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9 聂文;曾小汉;刘运飞;陈绍选;周晓雁;;编辑对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作用[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建华;;编辑审稿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控制[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莉;中国科协5年4840万支持精品科技期刊[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袁志勇;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稳步提升[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其峰;科技期刊:留住好论文是关键[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江道辉;“学会”传播[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记者 刘垠;国内科技期刊将加快国际化步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燕春;近半数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N];中国商报;2009年
7 记者 陈旭;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质量评价切忌粗略化[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天舒;韩启德要求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N];健康报;2009年
9 孙付珍;院士建议办好测绘科技期刊[N];中国测绘报;2006年
10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乔冬梅;e印本文库建设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4 胡德华;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漪;随机决策中个体的信念调整模型与检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7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蓝华;基于过程的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玲;我国体育核心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2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白芸;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上上;美国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经验与启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朱梦莉;转企改制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许开民;河南省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许忠恒;高校学术交流中心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吕群;学术不端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崔慧仙;网络时代的学术交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8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21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