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注意力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在与同类期刊的竞争中胜出,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将注意力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应对2种注意力获取方式——目标指向选择和选择驱动捕获,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优势。
【作者单位】: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13B06050006,2013B060200011)
【分类号】:G232
【正文快照】: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表明,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在获得输入的意义之前[1]。注意的焦点决定了最能被受众知觉和利用的信息种类。在没有成为注意焦点时,信息会被无意识地排除;越是注意环境中的某个客体或者事件,就越能了解关于它更多的信息[2]。注意力理论认为成为注意力的焦点有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蓉,吕赛英;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密切合作的措施[J];编辑学报;2005年03期
2 姬建敏;编辑工作中的注意力经济策略[J];出版科学;2004年06期
3 林琳;张莉;严谨;;《美国科学院院刊》提高学术影响力的几项改革举措[J];编辑学报;2013年01期
4 朱淼;;科技期刊的微博应用调查与微博运营策略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12期
5 张淑敏;辛明红;段为杰;向政;;如何通过学术会议促进组稿和审稿工作[J];编辑学报;2014年01期
6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骏;;在科技论文中标注“退修日期”的建议[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2 徐红;;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把好论文的学术质量关[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3 李继平;宋晶;张建军;吴漪丽;;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制约[J];编辑学报;2006年S1期
4 陈斌;李伟;;如何使审稿工作中的学术评判尺度适当[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5 胡昌军;胡昌标;;科技期刊收稿回执和审稿通知应规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昕;王有登;骆瑾;;编辑流程中对专家审稿意见的分析、反馈与核查[J];编辑学报;2008年01期
7 聂兰英;王钢;金丹;张宁;;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8年03期
8 朱乾坤;石红青;;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的选择[J];编辑学报;2010年02期
9 邵凯云;;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意见[J];编辑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惠民;程琴娟;;从一篇论文的评审看审稿专家、编辑和作者的合作[J];编辑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晓;孔琪颖;蔡斐;;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快速有效地邀请国际审稿专家[A];第11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模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宪民;王菲;陈姜;;学报审稿质量的探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3 李继平;宋晶;张建军;吴漪丽;;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制约[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4 宋淑云;王薇;李娟;;关于科技期刊审稿的若干思考[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5 蓝华;杨钰红;黄海宁;;基于系统动态学的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研究[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鲸惊;韩健;黄河清;;顺应数字化出版要求,成就全能型编辑人才[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雷晓梅;杨媛媛;李少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关于打造医学精品期刊的探索[A];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边钊;韩向娣;闫s,
本文编号:1306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30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