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网络环境下不同偏好信息的科技期刊选订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22 21:51

  本文关键词: 网络环境 期刊选订 偏好信息 最优化模型 出处:《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环境下专家根据个人的偏好对备选期刊给出不同形式的偏好信息,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不同偏好信息的科技期刊选订方法。本文讨论了4种不同形式的偏好信息,包括直接反映备选期刊优劣次序的序关系值和效用值的信息,也包括间接反映备选期刊优劣次序的成对比较互反判断矩阵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信息。首先给出了序关系值、互反判断矩阵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3种偏好信息均转化为效用值形式的计算公式,然后从相对熵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一种相对熵最优化的信息集成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文中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集成方法是有效的。
[Abstract]: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experts give different forms of preference information to alternative journal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preferenc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selecting and subscribing sci-tech periodicals based on different preferenc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different forms of preference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of order relation value and utility value which directly reflect the order of alternative periodicals. It also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of pairwise comparative judgment matrix and fuzzy complementary judgment matrix which indirectly reflect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order of alternative periodicals. First, the order relation value is given. The preference information of reciprocal judgment matrix and fuzzy complementary judgment matrix are all transformed into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utility value. Then, a new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for optimization of relative entrop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entropy. The solution of the model is given,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effectiv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1001) 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kj208) 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资助
【分类号】:G255.2
【正文快照】: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供应、专业设置、教学、科研以及期刊利用率等,各类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即如何科学地选订馆藏科技期刊。目前已有相关文献对此作了研究。文献[1]把科技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3期

2 周凡;;基于网络下的图书馆——挑战与机遇共存[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3 曹醒东;;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马志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5 李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年04期

6 侯文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0期

7 张昭;;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威胁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0期

8 魏现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张华润;;试析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许娟;;浅谈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管理的思路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刚;;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2 时念玲;王瑞英;江丽丽;;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知识管理[A];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丽端;;网络环境下的山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彭静;;论网络环境下的中外文期刊信息服务[A];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应用——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捷;;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探讨[A];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资料建设——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葛芬;夏武青;刘桂霞;;浅议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文化建设[A];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情报图书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平荣;;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情报官——网络信息导航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王元平;缪露;邵庆东;;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探[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迪;;数字化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拓展[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10 陈方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分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N];光明日报;2001年

2 贵州财经学院 陈春临;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3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尹继先;网络环境下的党校图书馆管理[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玄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5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 姚荣;提升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水平[N];山西党校报;2009年

6 ;建设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院图书馆 杨华;网络环境下社科信息需求的特点与服务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图书馆 曹霞;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王卫;网络图书馆服务“十化”[N];永州日报;2006年

10 钱去非;“网络环境下的国际问题专业图书馆”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婕;网络环境下个体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朱增勇;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周丽霞;数字图书馆版权获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滕广青;基于概念格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梅;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需求与用户服务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常昕;基于Interne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哲;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格;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珏;网络环境下群体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月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映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丁宇;网络环境下广州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5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455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