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参与协同创新的路径分析
本文关键词: 科技期刊 协同创新 路径 出处:《科技与出版》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协同创新是科技期刊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参与协同创新的途径:开辟协同创新论坛,奠定思想认识基础;开设"行业-学术信息通报"专栏,为科技创新服务;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选题策划,助推科技创新;培养企业核心作者群;与大众传媒合作,及时发布行业最新科研动态。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ci-tech periodicals to open up greater development space and enhance social influ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for sci-tech periodicals to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rom five aspects: opening up a forum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et up "industry-academic information bulletin" column to serv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rry out topic selection planning with key common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ivate core group of authors of enterprises; cooperate with mass media, Timely release of the latest scientific research trends in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嘉应学院学报》编辑部;《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6020000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金项目(SK201303)
【分类号】:G23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红霞;费郁红;;科技期刊传播学研究的6个层面[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2 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年06期
3 莫剑敏;;现代编辑的中介作用[J];编辑之友;2008年03期
4 吕虹;于双成;李春久;;日本医学期刊的特色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年04期
5 张智鹏;;通过拓展服务对象提升科技期刊学术水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1期
6 曾米鲁;续维国;;《日本临床》等医学期刊20世纪末的“Suppl”现象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胡俊健;张春强;张益坚;;科技期刊集群式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菁;;论医学学术期刊的健康传播作用[J];编辑学报;2009年03期
2 王银平;;近30年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办刊理念的变化与启示[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3 吴健敏;;医学期刊编辑的人文关怀[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4 吴培红;冷怀明;汪勤俭;郭建秀;栾嘉;王红;;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5 张明海;欧兆虎;;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09年06期
6 李哲;石应江;;重视科学新闻 提升期刊影响[J];编辑学报;2009年06期
7 游苏宁;陈浩元;;久有凌云志 喜迎决胜年[J];编辑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明海;黄寿恩;刘琛琛;;《食品与机械》践行社会责任的探索[J];编辑学报;2010年01期
9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J];编辑学报;2010年02期
10 蔡丽枫;刘冰;游苏宁;徐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相似性情况分析[J];编辑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付国彬;;科技期刊应急编辑的实践与探讨[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2 栾嘉;邓强庭;冷怀明;;科技期刊在维护科研诚信事业中大有作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与思考[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费郁红;胡兰萍;杨春;;科技期刊传播学研究的多元方法[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尹卫靖;;对完善医学期刊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建亭;;高校学报中不端文献的成因及防范[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续维国;曾米鲁;;《日本临床》等医学期刊二十世纪末的“Suppl”现象[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缪宏建;王晓蕴;;科技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考与防范策略[A];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剑;欧美科研不端行为治理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颜严;中国科技期刊产业环境及战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亮;我国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吴静;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汝忠;科技期刊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J];编辑学报;1992年02期
2 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要素分析与创新[J];编辑学报;2002年01期
3 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结构分析与创新[J];编辑学报;2002年03期
4 游苏宁;从突发事件看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3年03期
5 许育彬,杨继涛;学术期刊信息传播功能的分化与重整[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6 李丽,张成昱;开放文档先导及其对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7 游苏宁;“双效”“双爱”期刊:办刊人的最高追求[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8 林有兴;关于促进科技期刊高效传播科技信息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5年03期
9 姚远,陈浩元;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10 游苏宁;陈浩元;;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培;创新是科技期刊的生命[J];编辑学刊;2001年04期
2 孙晓玲;浅议科技期刊的补白[J];编辑学刊;2001年05期
3 樊亮云;科技期刊的选题优化[J];编辑之友;2001年02期
4 程岫艳;科技期刊插图中常见错误[J];电站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5 欧裕德;如何区分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J];光通信技术;2001年02期
6 赵东戡;科技期刊数字用法[J];华东电力;2001年09期
7 ;中国期刊展规模盛大 科技期刊竟显风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12期
8 吴晶;科技期刊与机会利益[J];情报科学;2001年06期
9 范文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1999年度的影响因子值及其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位置[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1期
10 徐金安,戴波;我国科技期刊被外文刊物引用的基本情况及分析[J];图书馆;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兴兵;魏开金;邓薇;徐滨;;论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2 郝新民;马小荣;郭瑞;;科技期刊在线编发利用策略探讨[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晓丽;;新时期编辑在科技期刊中的作用——精心雕琢方成玉[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渝疆;阮红;温娟;曹汉礼;;试论科技期刊产业化[A];21世纪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论文专辑[C];2001年
5 王少湘;;自知 自尊 自强——科技期刊思想建设的几个问题[A];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论文集[C];1988年
6 程学铭;;通报类科技期刊的编辑特点[A];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论文集[C];1988年
7 刘萍;;科技期刊如何发挥评论文章的导向作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8 卢兰军;李石红;;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冯海燕;;浅谈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10 袁国君;何苏;;科技期刊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垠;“创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动的灵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柯公;科技期刊影响日益增强[N];中国航天报;2008年
3 记者 吴苡婷;我国科技期刊提高质量需多管齐下[N];上海科技报;2012年
4 张兴芳;科技期刊“名刊”难求[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雷鹰;我省科技期刊实施精品战略[N];江西日报;2004年
6 于海洪;科技期刊也要“守土有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7 魏艳红;科技期刊如何走出困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白月枝;科技期刊新闻性闪亮登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崔雪芹;中国科技期刊 明天会更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上)[N];中华新闻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浩;《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熊俊龙;花卉科技期刊品牌化经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沈剑虹;河北省科技期刊“双效”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D];河北大学;2004年
4 王重洋;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编辑方法[D];河北大学;2009年
5 许开民;河南省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屈湘玲;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媛媛;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大学;2012年
8 蒋文娜;科技期刊依托科研机构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吴静;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10 颜严;中国科技期刊产业环境及战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3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50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