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养
本文选题:科技期刊 + 编辑 ; 参考:《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摘要】:从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科学精神的领悟和把握、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论述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所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editors of sci-tech periodicals from the aspects of master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kills,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scientific spirit, and cultivating scientific practical ability.
【作者单位】: 湖北水力发电编辑部
【分类号】:G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云涛,常廷文;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途径[J];编辑学报;2002年01期
2 黄劲松;国家创新体系中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修养[J];编辑学报;2002年02期
3 陈波;论科技编辑的人文素质[J];编辑学报;2002年05期
4 李小玲;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J];编辑学报;2003年06期
5 金得存;科学精神——学术编辑的必备素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吴月红;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李联社;自然科学学术编辑必备的哲学素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蔡勇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素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9 刘云;校报编辑应具备人文素养[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李红;谈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的网络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玉敏,张琦;浅议科技编辑审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于涛;;新世纪高校学报编辑素质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蒋永华,陆炳新;“编辑学者化”还是编辑“编绩”论[J];编辑学报;2003年05期
4 陈灿华,张曾荣;论期刊社人力资源的管理[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5 赵颖力,曹敏,王琳,史来娣;《化工学报》编辑部的人才建设[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6 潘光友,胥良,汪善荣;科技编辑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稿能力[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7 宫福满;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创设特色栏目——《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设特色栏目的体会[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8 许育彬,周桂莲,宋亚珍;农业期刊编辑应注意论文中常被忽视的组成部分[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9 杨湘华;科技期刊编辑应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J];编辑学报;2005年01期
10 吴勃;林海文;;科技期刊编辑业务水平综合评价方法设计[J];编辑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刁淑娟;;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素质的重要性[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花榕;;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培养[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3 万承贵;;编辑的科技素养与期刊的学术质量[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4 娄爱娟;刘亚萍;;做好信息时代的高校学报编辑[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5 刘彦东;;科技编辑素养与学术质量[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6 余毅;朱和平;;高校学报现状分析与对策[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7 张业安;;科技期刊社的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8 许金华;曲卫星;;浅析科技期刊的质量与自我发展[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9 郭清照;;科技编辑的文化意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崇亚;卓选鹏;胡爱玲;;试论新世纪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自身修养[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芳;中国高校医学学报校对质量控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徐小敏;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海;握好接力棒 向21世纪冲刺——在跨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工程研讨会上的讲话[J];编辑学报;1996年01期
2 鲁星,翁永庆;脚踏实地 迎接未来——从《编辑学报》国庆50周年笔谈会想到的[J];编辑学报;1999年03期
3 马智;知识经济和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技术期刊[J];编辑学报;1999年04期
4 刘行敏,李鑫,陈冠华;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作用[J];编辑学报;1999年04期
5 刘健;编辑主体意识的特征与形成[J];编辑学报;2000年02期
6 孙良英,郝美玲;适应新形势的期刊编辑队伍建设[J];编辑学报;2000年02期
7 钟天明;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变革与编辑的转型[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8 龚赛群;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J];编辑学报;2001年03期
9 黄劲松,彭超群,苏慧,张曾荣;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学术期刊[J];编辑学报;2001年05期
10 王勇;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J];编辑学报;2001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敏;;医学学术期刊质量的源头控制——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2 尧水根;;科技期刊文稿编辑加工有关问题的探讨[J];学报编辑论丛;2003年00期
3 徐玉秀;;科技期刊校对中易忽视的细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6期
4 康兰媛;高芸;;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引用和编辑加工探析[J];学报编辑论丛;2003年00期
5 汪谋岳;;我国科技期刊应增强服务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04期
6 张东涛;叶胜义;吴育娇;张秀玉;;科技论文编辑保留作者原创风格的重要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年04期
7 申海菊;张阳德;张蕾;刘路;;参考文献编辑加工活动中的侵权行为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2期
8 吴健敏;;科技期刊编校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3期
9 安学琴;;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扩大行业领域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0期
10 方先才;;浅谈科技期刊的版式和封面设计[J];华夏星火;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晨钰;韩纪富;;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2 张谦;沈进;王昌淑;张丽玲;刘萍;李秀普;;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浅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3 王金莲;;数学文稿的编辑加工浅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4 刘萍;程松涛;;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意义及编辑[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5 王文玷;杨超;;浅谈科技期刊的审稿[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樊艾;;浅谈科技期刊插图的编辑加工[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兴兵;魏开金;邓薇;徐滨;;论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8 赵立芹;王健;邢宝山;田红志;李桂英;;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素质亟待提高[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9 聂文;曾小汉;刘运飞;陈绍选;周晓雁;;编辑对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作用[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石红;;做好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工作[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金振蓉;科技期刊:期待做大做强[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晋雅芬;总署将推动优秀科技期刊做大做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晋悦;发展与创新,科技期刊才能做大做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垠;“创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动的灵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张燕燕 韩金好;《测绘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N];中国测绘报;2009年
7 记者任丽梅;科技期刊人才培养须打破“师傅带徒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作言;莫让科技期刊成为“软肋”[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齐芳;我国三年三千万元支持精品科技期刊[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袁志勇;市场化来了,科技期刊何去何从[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漪;随机决策中个体的信念调整模型与检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倪娟;初中理科课程标准的适切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9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怡;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丽娇;论公众正确的科学观及其确立途径[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克兰;论对话原则下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杰利;创设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分析与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颜伶;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思想培养科学素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永峰;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态度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阳;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金玲;基于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科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建军;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海涛;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0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198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