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16:47

  本文选题:科技期刊 + 创新 ; 参考:《科学学研究》2000年04期


【摘要】: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按照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 ,以及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被引证率、影响因子和即时指数 ,通过大量对比研究 ,得出我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较为可靠的认识。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sci-tech periodical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index of periodical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sci-tech periodicals being inclu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retriev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rate of international citation, influence factors and instant index of Chinese sci-tech periodical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comparative studies. A more reli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ga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Chinese sci-tech periodicals and the advanced level of the world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技大学社科部!合肥230026 安徽医科大学社科部!合肥230026
【基金】:中国科学院择优支持留学回国工作基金
【分类号】:G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碧辉,汪寿阳;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划分及其中国论文的分布[J];科研管理;1999年02期

2 张玉华;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徐生然;夤展图;杨怀玫;;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变化与启示[J];编辑学报;2006年01期

2 陈静;寻找高校学报与国际检索系统的契合点[J];编辑之友;2000年06期

3 方永才,刘艳阳,吴光豪,吴丹青,陈雷;SCI的学科分布对科研评价指标影响的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4 韩玲,陆宁;重视影响因子作用,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指标,提高科技论文质量[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5 胡惠芳,万跃华;SCI、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学学科期刊评价指标[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4期

6 杨蕾;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刘兆文;米亚;张莉;赵海军;;基于JCR分区法合理评价科技论文[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8 邰晓燕;刁永发;;底泥负载K~+基吸收剂CO_2再生反应特性[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毛莉;陈惠兰;;东华大学学科与科研发展势态——基于JCR期刊分区与SCI数据[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明;钱欣平;;浙江高校高影响力论文的分布情况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金春;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理念与行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梁永霞;引文分析学的知识计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朱军文;基于SCIE论文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产出表现研究:1978-2007[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桂涛;科技论文计量分析与军医大学科研绩效评估[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攀;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单文戈;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频次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4 夏爱红;SCI收录的昆虫学科期刊评价指标分析及我国论文的分布情况[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曾文军;医学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金新建;安徽医科大学科技论文产出力与影响力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7 庞芳芳;基于SCI的我国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师昌绪,田中卓,黄孝瑛,钱浩庆;“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J];科学通报;199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琼;;创新:档案教育生生不息的动力[J];四川档案;2011年04期

2 方先才;;浅谈科技期刊的版式和封面设计[J];华夏星火;2005年Z1期

3 任福君;张义忠;刘萱;;科普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普研究;2011年03期

4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5 刘存德;;卷首语[J];重型机械;2011年04期

6 邹勇;;电子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布局[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年02期

7 刘磊;;城建声像档案如何创新[J];城建档案;2011年07期

8 ;《计算机辅助工程》获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1年02期

9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分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10 李力林;;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小明;;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创新与改革[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2 靳光华;;科技期刊媒介管理[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充;;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创新[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燕;;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顾泉佩;;我省科技期刊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与分析[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崔宜庆;;新时期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7 熊月明;许玲;程明;;加入WTO,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形势及应对对策[A];福建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鸿荣;;小议科技期刊的资源整合[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9 陈燕;沈剑虹;余静;;科技期刊应加强精神层面的内涵[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秀波;吴江;;网络检索工具的应用与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金友;希望在于创新[N];发展导报;2002年

2 魏艳红;科技期刊如何走出困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3 新华社记者 孙杰 刘刚;让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李琨 (博士);创新需要体制支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李琨;创新需要体制支持[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罗明;创新对企业的作用[N];江西日报;2000年

7 祝作利;在创新中实施“十五”计划[N];陕西日报;2001年

8 记者 魏峰;完善 创新 提高[N];学习时报;2000年

9 李宏涛;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N];中国特产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杜献洲;“三项创新”是动力[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9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红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2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2082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