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中蝉花产白僵菌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20:31
目的将蝉花菌种接种于不同基质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培养物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含量。方法将一株蝉花菌种分别接种于4种液体培养基和4种固体培养基中,25℃下连续培养1~7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蝉花培养物中的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结果该株蝉花在4种液体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后,白僵菌素的检出率在42.9%~100.0%之间,检出浓度范围为1.0~94.6μg/L;在4种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后,白僵菌素的检出率均为100.0%,检出水平范围在60.9~44 677.5μg/kg。在4种液体和4种固体培养物中均未检出恩镰孢菌素。结论该株蝉花在8种试验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均可产生白僵菌素,且在固体培养基上产生的白僵菌素水平远高于液体培养基,但在两类培养基上均不产生恩镰孢菌素。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蝉花菌株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3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蝉花菌株活化
1.2.2 孢子悬液的制备及接种
1.2.3 蝉花培养物中BEA和ENNs提取
1.2.4 蝉花培养物中BEA和ENNs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蝉花培养物生长情况
2.2 HPLC-MS/MS方法验证
2.3 不同蝉花培养物中BEA含量的测定结果
2.4 蝉花培养物中BEA含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趋势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蝉花化学成分及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J]. 何雯雯,贺亮,李卫旗. 中药材. 2019(07)
[2]玉米及其制品和小麦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J]. 韩小敏,徐文静,赵熙,张宏元,张靖,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6)
[3]药食兼用虫草菌——蝉花[J]. 郭文场,胡振东,刘佳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11)
[4]蝉花的研究进展[J]. 蒋宁,高大伟,林金盛,马建雄.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8)
[5]不同培养基人工培育蝉花中有效成分的比较[J]. 张红霞,高新华,陈伟,黄开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16(05)
[6]中药蝉花药物考证及其防治肾病的研究进展[J]. 任颍芳,朱戎. 河南中医. 2013(05)
[7]中药蝉花的本草学考证[J]. 罗靖,宋捷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06)
[8]误食蝉花中毒4例[J]. 宋培光,刘昕,卓勤俭.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01)
本文编号:3438583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蝉花菌株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3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蝉花菌株活化
1.2.2 孢子悬液的制备及接种
1.2.3 蝉花培养物中BEA和ENNs提取
1.2.4 蝉花培养物中BEA和ENNs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蝉花培养物生长情况
2.2 HPLC-MS/MS方法验证
2.3 不同蝉花培养物中BEA含量的测定结果
2.4 蝉花培养物中BEA含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趋势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蝉花化学成分及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J]. 何雯雯,贺亮,李卫旗. 中药材. 2019(07)
[2]玉米及其制品和小麦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J]. 韩小敏,徐文静,赵熙,张宏元,张靖,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6)
[3]药食兼用虫草菌——蝉花[J]. 郭文场,胡振东,刘佳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11)
[4]蝉花的研究进展[J]. 蒋宁,高大伟,林金盛,马建雄.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8)
[5]不同培养基人工培育蝉花中有效成分的比较[J]. 张红霞,高新华,陈伟,黄开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16(05)
[6]中药蝉花药物考证及其防治肾病的研究进展[J]. 任颍芳,朱戎. 河南中医. 2013(05)
[7]中药蝉花的本草学考证[J]. 罗靖,宋捷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06)
[8]误食蝉花中毒4例[J]. 宋培光,刘昕,卓勤俭.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01)
本文编号:343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43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