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待遇好员工一定努力嘛_经济蓝皮书:202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将降至7.8%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6-10-10 09:35

  本文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李晗)2013年12月10日,“2014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在做主题报告。

  官方统计高估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

  蓝皮书根据2005年实际上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情况,重新估算的农业实际就业人数为2.85亿人,占当年全部就业人数7.46亿人的38.2%。根据不同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假设,剩余劳动力比例为5%-13%。这个数字和比例显著地低于统计年鉴44.8%的农业劳动力比重。

  另一项研究使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年度调查数据,重新构造了农业和非农产业就业数据,发现非农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1.44亿人增加到2007年的5.68亿人,相应的,农业就业比重降低到26.2%。

  蓝皮书指出,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农业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并不应该有丝毫的减慢。

  中国在2004年达到刘易斯转折点时,官方统计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为46.9%,学者估算的数字为27.8%。今后即使按照日本相对慢的速度,即从2004年之后的20年里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按照官方数字口径,在2024年应该下降到26.9%,按照学者估算的口径则应该下降到只有7.8%。换句话说,未来农业劳动力转移丝毫也不应该慢于过去的速度。

  农村40岁以上的年龄组人口占到61%

  蓝皮书指出,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由于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城市。而在观察劳动年龄人口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这个作为劳动力基础的人口群体,也呈现了严重的老龄化趋势。

  “六普”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的定义,,在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而相同口径的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年龄构成则是16-20岁占10.2%,21-30岁占21.3%,31-40岁占21.9%,41-50岁占19.7%,50岁以上占27.0%。相应的,比较农村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可以得出与此十分相似的结果。

  而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显现出老龄化程度更高,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3%,41-50岁为26.4%,50岁以上为34.6%。换句话说,在农业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年龄组人口占到61%。


  本文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135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