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读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
本文关键词:汪伪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读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汪伪文学的研究中,李相银的新著《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值得关注。全景化的研究视角,"文学场"的研究思路,翔实的资料钩沉,知人论世的研究态度,构成了论著的四大特色,也奠定了其在汪伪文学研究中的突破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汪伪文学 上海 沦陷时期 文学期刊 期刊研究 张爱玲 文学研究 文学场域 研究思路 研究视角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汪伪文学进入大众视野,并不是这两年的事情。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张爱玲、苏青的走红,以及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散文热,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就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新世纪以来,这股风潮方兴未艾,譬如胡兰成的作品,在2005年前后两年之内就在三家出版社连出四本,延续着这场繁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J];汉语学习;1980年02期
2 徐积仁;1980年国际激光会议在上海、北京举行[J];物理;1980年04期
3 雪惠;上海、宁夏、四川、北京、江西、内蒙古、青海分别成立统计学会[J];中国统计;1980年Z1期
4 ;省语言研究会在屯溪召开[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5 ;封面简介[J];劳动保护;1980年06期
6 苏仲翔;丽水讲学暇游仙都得十五韵[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7 李茂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召开材料学会筹备工作会议[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0年03期
8 武克全;世界中古史上海讨论会[J];世界历史;1980年06期
9 周天度;救国会史略[J];近代史研究;1980年01期
10 杨天石;《奴才好》不是邹容的作品[J];近代史研究;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焕岭;陈爱国;;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吴鹏程;罗健馨;汪楣芝;何小兰;贾渝;;横断山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及其特有现象[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于冬梅;董罗海;张力果;;综合地图集的图组设计与选题创新[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4 朱元清;宋俊高;火恩杰;严大华;;“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的建立——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5 陈林兴;汪勇先;俞毅;;上海C-30回旋加速器快中子治癌装置进展状况[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黎耀;陈荣堂;吴维扬;;上海市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平衡预测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7 杨峰;王浣尘;苏懋康;;上海市宏观社会经济动力学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8 高汝熹;;上海市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9 沈友苏;;上海市工业投资项目评估决策模型的开发和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10 葛琦;;非线性规划在煤矿应用中的一个有效实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挺;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李素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马晴雯;上海人群中外源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职业膀胱癌易感性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6 刘铁群;现代都市未成型时期的市民文学[D];河南大学;2002年
7 罗家湘;《逸周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筱舟;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飞;上海市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正启;太仓港在上海航运中心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易霞仔;21世纪上海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王昕;传人性之奇[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姜涛;论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观演关系[D];上海戏剧学院;2000年
5 吴雄江;黄炎培: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张林超;加入WTO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刘亚湘;关于大型跨国公司对广东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王勇;《案例》:德化皮化上海有限公司——战略投资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9 曾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调查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毛晓春;上海华晨集团的资本运营和多元化经营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汪伪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读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35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