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本位回归”

发布时间:2017-05-17 19:05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本位回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期刊经历了1985年之前的文学外部功能取向上的"读者本位回归"和之后的文学艺术技巧取向上的"艺术本位回归"两大阶段,这两次"回归"对文学期刊自身的命运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关键词】文学期刊 读者本位 艺术本位 回归
【基金】: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编号:SKQNYB10004)
【分类号】:G239.2
【正文快照】: 文学期刊是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文学传播媒介,是文学生产机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文学期刊,国家实现了对创作、出版、阅读等文学活动的调节和规范,绘制了符合自身意识形态构建需要的文学图景。新时期(主要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清风;;中国电视剧史研究综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化得元,高治合;电视与儿童的社会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3 禹建强;频道专业化发展的动因探究[J];电视研究;2002年05期

4 庄明;;解读我国人文类纪录片从平民化到社会化时期的变迁——以张以庆的纪录三部曲为例[J];电影评介;2006年15期

5 方福丽;;社教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特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周志明;张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媒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周宜一;;“诗”与“视”的审美渗透——以《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为论述文本[J];视听界;2006年03期

8 张晓锋;;我国电视广告传播的历史轨迹[J];山东视听;2004年02期

9 陈荣霞;媒介形象的成功转换——论《焦点访谈》[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范叶妮;;当代电视行业特点分析[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岳淼;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史研究(1958-2008)[D];厦门大学;2009年

3 石培龙;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景观[D];兰州大学;2010年

4 唐月民;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国强;制度变迁与新闻实践[D];复旦大学;2007年

7 陈信凌;国内电视媒体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9 宛少军;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友益;新疆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柳青;关于国产动漫产业发展与市场策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巴胜超;“虚构”真实——纪录片创作真实观念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延卿;项目管理方法在付费电视市场调研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雷丹;新时期乡村影视的文化透视[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李可;我国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缺失与重建[D];湘潭大学;2009年

7 吴砾星;党报农村版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赵卓璇;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王超;现代传播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欧艳;广告传播的分众现象探析[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azer彰显本性回归的竞争优势[J];消费电子;2010年01期

2 蔡家园;;通俗文学期刊的困境与突围[J];编辑之友;2010年01期

3 于春生;;从期刊的网络传播看文学复兴[J];科技与出版;2010年04期

4 张经武;;文学出版究竟怎么了?[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4期

5 Amy;;在家乡,我是一个外乡人[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4期

6 李翠芳;;近年来文学期刊的几种倾向及危害[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5期

7 曹辉;;回归本原[J];新闻天地(上半月);2010年03期

8 宋战利;;中国文学期刊的危机与发展机遇探讨[J];中国出版;2010年10期

9 ;文学期刊何以再度边缘化[J];出版参考;2010年15期

10 卢泽明;;《不朽》与让·雷诺的英雄回归[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明工;;抗日战争与“中国双城“的小说书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杨丽慧;郑有飞;许遐祯;吴荣军;;两种候鸟的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张立群;;现代派的“现实”认同——从袁可嘉现代诗理论中的“政治感伤性”谈起[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龙扬志;;一个未完成的现代化方案——试论40年代袁可嘉的新诗理论建构[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凌河;;新文学诗歌理论的现代性综合建构——重读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关成;李亚安;;基于ANN与SVM的分类和回归比较研究[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海霞;张金泉;马华祥;;K,,α值回归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欣;;论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表象问题与本源问题——基于公法的观察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罗清;朱勇;彭国照;王学峰;张茂松;;云南气象条件对稻米营养品质动态影响的试验研究[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建琴;;让“品性”教育回归校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小蕙;把散文当精品力作来经营[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本报书评人 谢其章;一部功劳很大瑕瑜互见的期刊目录[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商报记者 马雪芬 李鹏;2010刊业[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王蒙;网络允许各种声音存在,是好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陈熙涵;《最小说》真的赢了《收获》?[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文艺橙;纯文学期刊需要政策扶持[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悠扬 实习生 杨晶晶;“80后”创造文学奇迹[N];深圳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河山;把《回族文学》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N];昌吉日报;2010年

9 赵媛媛;涨价,能摆脱困境吗[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匡生元;我看纯文学期刊的生存危机[N];太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超;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汽轮机轴系振动故障智能诊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邓集田;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琳;回归历史的本真[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修峰;人脸图像质量评估标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延国;对于“文学边缘化”的认识与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2 丁婕;四十年代文学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光卫;消费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困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英姿;论张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从文学价值到图像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6 唐雅琴;2000年以来的《香港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郝奇;《小说大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卢欣;恽铁樵文学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雪荣;吴宓与新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苏玉娜;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本位回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374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