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结构研究_审计理论的种类_审计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审计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什么是审计理论?
答:审计理论是研究审计产生、发展及其工作规律的科学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不同审计主体产生的动因,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和文化观念对审计的影响。它不仅要说明审计的本质,审计产生的基础,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还要探求审计工作的规律。我们所说的中国审计理论体系,是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符合我国国情,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反映我国审计监督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审计理论体系。
2、研究审计理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构建中国审计体系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一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二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要总结实践经验,理论指导实践;四是要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五是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什么是受托经济责任,以及作为审计产生与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关系应有的特征。
答: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管理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对于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动因的受托责任关系至少应包括如下一些特征:
(1)资源经管权由委托方转到受托方,资源经管权的转移是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与本质内容。
(2)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委托方给予受托方权利、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受托方运用被给予的经管权,有义务经管好所代管的资源,并向委托方报告履行经管责任的情况。
(3)受托责任的内容必须能够明确下来,,并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
(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可以计量,以使受托方能够报告责任履行情况,委托方能够评价责任履行情况。例如,受托方经常运用会计计量手段,并以会计报表形式报告其履行责任情况,委托方则依据会计报表给予评价,以便确定或解除受托方的经管责任。
4、审计理论的框架。
答:(1)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总结和抽象,是从事审计职业的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审计事物的认识,并且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审计理论的框架由如下内容构成:
①审计动因的理论,包括审计理论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
②审计主体的理论,包括独立性等基本概念;
③审计客体理论,包括审计对象等基本概念;
④审计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包括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基本概念;
⑤审计运行的理论,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等基本概念,并进一步讨论独立性、职业谨慎、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测试等重要概念。
5、什么是审计的独立性?如何考察审计的独立性?
答:(1)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师能够公正不倚地进行调查与报告的一种状态。独立性分为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所谓"实质独立性",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形成审计意见。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即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
(2)审计独立性一般从实务人员和审计职业组织两方面进行考察。
①实务人员的独立性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检查业务和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都要保持客观态度。同时也强调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应避免财务利益和血缘关系等。
②审计职业组织独立性要求审计职业组织必须是独立的经济组织,不能在人事上或经济上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有依附关系。
6、影响审计职责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我国政府审计职责的发展趋势。
答:(1)影响审计职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方式;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时期我国政府的审计职责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第一、对真实性的审计将更加规范。规范将体现在:一是对有关单位的审计不再是有选择的审计,而是每年都必须进行的审计。这将使得审计职责更具约束性。二是审计的结果不只是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而必须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总体发表意见,这将增加审计职责履行中的风险。
第二、绩效审计将是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活动的有效性的监督也将会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审查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审计法所确立的审计目标。在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后,当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有所保证的时候,社会将更加关注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财政财务审计所花费的审计资源也将下降,审计机关也可以将部分审计资源投入到对有效性的审查之中。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在近期将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的审计机关作为在党的领导下的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确立其职责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近期为了服务于反腐倡廉,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并将之与对财政财务收支监督进行结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关键词:审计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8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