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杀虫活性及对蜜蜂的毒性

发布时间:2021-08-28 01:00
  【目的】以氟虫腈结构为骨架,寻找具有杀虫活性和对环境友好型的苯基吡唑类化合物。【方法】以不同取代基的苯胺为原料,经2步法合成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基吡唑类化合物1~21;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分析确定;采用浸液法测定目标产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生物活性;测定化合物1、5、12和16对中华蜂Apis cerana的急性经口毒性。【结果】化合物1、5、12和16处理小菜蛾24 h的LC50分别为0.26、0.95、0.33和1.10 mg·L-1,其中化合物1和12对小菜蛾的活性优于氟虫腈。化合物5、12和16对中华蜂的急性经口毒性比氟虫腈(0.05mg·L-1)低,但仍属于剧毒,LC50分别为0.21、0.22和0.09 mg·L-1。构效关系表明,苯环的取代基对苯基吡唑类化合物的活性影响很大,当苯环邻位存在—Cl或—Br、对位为—Cl、—CF3或—OCF3时,化合物对小菜蛾表现出极好的活性。【结论】氟虫腈苯环取代基的替换可以提高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降低对中华蜂的毒性,...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41(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蜜蜂与生态平衡[J]. 褚亚芳,胡福良.  蜜蜂杂志. 2009(03)
[2]氟虫腈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展[J]. 任青云,贺红武,冯新民.  农药. 2004(12)
[3]EXCEL在毒力回归计算中的应用[J]. 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  昆虫知识. 2002(01)



本文编号:3367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367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