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种子异型性及种群维持策略
发布时间:2021-11-14 08:12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是科尔沁沙地入侵最为严重的杂草之一。以少花蒺藜草的异型性种子为对象,通过分析其生物学特征、萌发特性以及人工去除对P型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少花蒺藜草在科尔沁沙地的种子异型性和种群维持策略。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一个刺苞内有两粒或以上种子(以两个种子为多);同一刺苞内相对较大、外形似芒果的种子(M型种子)大于另一个相对较小、外形似李子的种子(P型种子),两异型种子在长、宽、高及百粒重上存在较大差异,P型种子各特征的变异系数均略高于M型种子;自然生境下,一个刺苞内萌发一粒种子(M型)的概率可达到93%,萌发2粒种子(M型、P型)的概率仅为7%,萌发3粒种子的概率为0;室内实验显示,同一刺苞内萌发一粒种子的概率为69.3%,萌发2粒种子的概率为22.2%,萌发3粒种子的概率为8.5%;野外早期去除少花蒺藜草植株地上部分对当年种群数量的影响不大,晚期去除会导致少花蒺藜草种群数量减少;室内去除刺苞内已萌发的M型种子的胚根和胚芽后,P型种子的萌发率仅为20.15%,P型种子可能对少花蒺藜草种群的维持起独特的作用,并受环境条件制约且有一...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少花蒺藜草野外去除实验
实验测定结果表明(表1),M型、P型种子在长、宽、高和重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同一刺苞内,M型种子的长、宽、高及重量均大于P型种子。图2所示为体式显微镜(×45)下少花蒺藜草刺苞和种子,M型种子在平均长度、宽、高、百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P型种子,且M型、P型种子的重量变异系数要远远大于种子长、宽、高的变异系数(图3)。图4为两异型性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M型种子的发芽率比P型种子高出30%,两者存在显著差异。2.2 少花蒺藜草异型种子萌发特征
由图5可知,在异型种子株数的表现上,室内一个刺苞内发1芽的比例为69.3%,发2芽的比例为22.2%,发3芽的比例仅为8.5%;野外调查一个刺苞内出1芽的比例为93%,出2芽的比例为7%,出3芽的比例为0。室内与田间一个刺苞内发1芽均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田间要大于室内,室内发2芽和3芽的比例要远大于田间。图4 室内水培法少花蒺藜草M、P种子的发芽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胁迫对白花鬼针草异型瘦果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闫小红,曾建军,周兵,王宁,岳冬梅. 生态学杂志. 2019(11)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研究[J]. 王梦茹,魏岩. 草业学报. 2019(03)
[3]ABA和温度对少花蒺藜草异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田迅,付美玲,周立业,高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4]科尔沁沙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尺度变异及关联[J]. 周欣,左小安,赵学勇,刘川,吕朋. 中国沙漠. 2016(01)
[5]艾丁湖盐角草种子异型性及萌发特性[J]. 魏梦浩,黄俊华. 草业科学. 2015(12)
[6]入侵通辽市的少花蒺藜草特点及防控对策[J]. 斯日古楞,李良臣,高丽娟,杨晓松,张军. 中国农业信息. 2015(21)
[7]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盐响应生理机制[J]. 李晓荣,姚世响,陈莎莎,兰海燕. 生态学报. 2015(24)
[8]不同光强条件下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J]. 闫兴富,刘建利,贝盏临,刘存德,高永峰,王瑞霞. 生态学杂志. 2015(04)
[9]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中少花蒺藜草入侵地土壤特性[J]. 周立业,张玉霞,杨秀梅,田迅,姜健. 草地学报. 2014(06)
[10]盐生植物角果碱蓬种子二型性对环境的适应策略[J]. 杨帆,曹德昌,杨学军,高瑞如,黄振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12(08)
硕士论文
[1]盐碱胁迫对3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 张明婷.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94281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少花蒺藜草野外去除实验
实验测定结果表明(表1),M型、P型种子在长、宽、高和重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同一刺苞内,M型种子的长、宽、高及重量均大于P型种子。图2所示为体式显微镜(×45)下少花蒺藜草刺苞和种子,M型种子在平均长度、宽、高、百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P型种子,且M型、P型种子的重量变异系数要远远大于种子长、宽、高的变异系数(图3)。图4为两异型性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M型种子的发芽率比P型种子高出30%,两者存在显著差异。2.2 少花蒺藜草异型种子萌发特征
由图5可知,在异型种子株数的表现上,室内一个刺苞内发1芽的比例为69.3%,发2芽的比例为22.2%,发3芽的比例仅为8.5%;野外调查一个刺苞内出1芽的比例为93%,出2芽的比例为7%,出3芽的比例为0。室内与田间一个刺苞内发1芽均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田间要大于室内,室内发2芽和3芽的比例要远大于田间。图4 室内水培法少花蒺藜草M、P种子的发芽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胁迫对白花鬼针草异型瘦果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闫小红,曾建军,周兵,王宁,岳冬梅. 生态学杂志. 2019(11)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研究[J]. 王梦茹,魏岩. 草业学报. 2019(03)
[3]ABA和温度对少花蒺藜草异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田迅,付美玲,周立业,高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4]科尔沁沙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尺度变异及关联[J]. 周欣,左小安,赵学勇,刘川,吕朋. 中国沙漠. 2016(01)
[5]艾丁湖盐角草种子异型性及萌发特性[J]. 魏梦浩,黄俊华. 草业科学. 2015(12)
[6]入侵通辽市的少花蒺藜草特点及防控对策[J]. 斯日古楞,李良臣,高丽娟,杨晓松,张军. 中国农业信息. 2015(21)
[7]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盐响应生理机制[J]. 李晓荣,姚世响,陈莎莎,兰海燕. 生态学报. 2015(24)
[8]不同光强条件下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J]. 闫兴富,刘建利,贝盏临,刘存德,高永峰,王瑞霞. 生态学杂志. 2015(04)
[9]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中少花蒺藜草入侵地土壤特性[J]. 周立业,张玉霞,杨秀梅,田迅,姜健. 草地学报. 2014(06)
[10]盐生植物角果碱蓬种子二型性对环境的适应策略[J]. 杨帆,曹德昌,杨学军,高瑞如,黄振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12(08)
硕士论文
[1]盐碱胁迫对3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 张明婷.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94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49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