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葡萄霜霉病田间病情、孢子囊数量动态及病害始发关键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5 06:21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天水地区葡萄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当前环境条件下天水地区田间霜霉病发生、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时间动态及病害初始发生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捕孢法及病害定点调查,对葡萄生长期田间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及霜霉病发生动态进行了观测,用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记录田间气象数据。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7月初左右,若条件适宜,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田间病害始发期为7月上中旬,条件适宜时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期。在田间检测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后7 d左右田间开始见到霜霉病斑,从病害始发期至盛发期田间病情扩展与霜霉菌孢子囊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温度、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降水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及蔓延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
【文章来源】:草业学报. 2020,2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13-2015年天水地区葡萄霜霉菌孢子囊
根据2013-2015 年连续3年的气象数据(图2和表2),以田间初次观察到霜霉病的日期为起点,统计分析发病前连续两旬(20 d)的气象数据。其中霜霉病始发前10 d的日均温度为范围为17.7~30.0 ℃,平均为23.8 ℃,温度变化幅度不大。日均相对湿度36.4%~93.1%,平均为69.0%,10 d累计降水量均大于20 mm,降水天数均在5 d以上。进一步分析病发前20 d的天气情况,日均温度为17.7~30.0 ℃,平均为23.2 ℃。单日降水量最高可达102.6 mm,降水量变化很大,降水频率高。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均在30 mm以上,并且至少有一次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连续两旬日均相对湿度范围36.4%~96.9%,平均相对湿度70.3%,相对湿度对病害发生也有一定影响,但相对湿度受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湿度及降水量与霜霉病发生密切相关。当日均温度22 ℃左右,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30 mm以上,并且至少有一次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或10 d累计降水量20 mm以上,降水频繁,有50%以上的降水日,霜霉病便可发生。分析2013-2015年霜霉病田间发生情况及气象数据发现,2013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达181.2 mm,病害发生后扩展速度快,造成病害大流行;2014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达178.2 mm,主要降水集中在病发前10 d(162.8 mm),病害发生严重;2015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33.8 mm,环境湿度不足60%,日均温度25 ℃以上,田间病害初侵染发生后,持续少雨的高温天气不利于病害扩展,后期发病较轻。 因此,当日均温度22 ℃左右,连续两旬降水量150 mm以上,且连续2 d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出现2次或连续2 d降水量大于20 mm的天气过程出现1次,病害发生后会迅速蔓延流行,有效降水是导致霜霉病发生蔓延的主导气象因素。
本文编号:3569904
【文章来源】:草业学报. 2020,2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13-2015年天水地区葡萄霜霉菌孢子囊
根据2013-2015 年连续3年的气象数据(图2和表2),以田间初次观察到霜霉病的日期为起点,统计分析发病前连续两旬(20 d)的气象数据。其中霜霉病始发前10 d的日均温度为范围为17.7~30.0 ℃,平均为23.8 ℃,温度变化幅度不大。日均相对湿度36.4%~93.1%,平均为69.0%,10 d累计降水量均大于20 mm,降水天数均在5 d以上。进一步分析病发前20 d的天气情况,日均温度为17.7~30.0 ℃,平均为23.2 ℃。单日降水量最高可达102.6 mm,降水量变化很大,降水频率高。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均在30 mm以上,并且至少有一次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连续两旬日均相对湿度范围36.4%~96.9%,平均相对湿度70.3%,相对湿度对病害发生也有一定影响,但相对湿度受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湿度及降水量与霜霉病发生密切相关。当日均温度22 ℃左右,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30 mm以上,并且至少有一次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或10 d累计降水量20 mm以上,降水频繁,有50%以上的降水日,霜霉病便可发生。分析2013-2015年霜霉病田间发生情况及气象数据发现,2013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达181.2 mm,病害发生后扩展速度快,造成病害大流行;2014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达178.2 mm,主要降水集中在病发前10 d(162.8 mm),病害发生严重;2015年病发前连续两旬累计降水量33.8 mm,环境湿度不足60%,日均温度25 ℃以上,田间病害初侵染发生后,持续少雨的高温天气不利于病害扩展,后期发病较轻。 因此,当日均温度22 ℃左右,连续两旬降水量150 mm以上,且连续2 d降水量大于10 mm的天气过程出现2次或连续2 d降水量大于20 mm的天气过程出现1次,病害发生后会迅速蔓延流行,有效降水是导致霜霉病发生蔓延的主导气象因素。
本文编号:3569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56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