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稻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机制
发布时间:2024-05-16 02:59
[目的]明确东北地区稻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水平及P450s活性差异,并采用基因测序法,研究ALS序列差异。[结果]种群R-2呈高等水平抗药性,抗性指数达25.67,种群R-1和R-3分别呈低和中等水平抗药性;3个抗性种群均未检测到突变;在施用马拉硫磷后,抗性指数比分别为1.99、5.42和1.60。[结论]抗性种群对五氟磺草胺抗药性并非靶标基因突变导致的,可能是P450s活性增强导致的非靶标抗药性。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7459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不同稻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剂量反应曲线
由图1、2可见:随着五氟磺草胺浓度的增大,单独喷施五氟磺草胺和喷施五氟磺草胺+马拉硫磷的2组处理,相对鲜重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个种群在叠加喷施马拉硫磷后相对鲜重下降速率更快。试验结果(见表4)表明:辽宁省开原市采集到的稻稗抗药性种群R-2抗性指数最高为25.67,GR50值为5....
图2马拉硫磷处理后不同稻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剂量反应曲线
图1不同稻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剂量反应曲线2.2稻稗种群ALS基因差异分析
本文编号:3974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974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