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专业公民记者——《一本书学会新闻采写》丛书书评
本文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的专业公民记者——《一本书学会新闻采写》丛书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采写 媒体 书学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丛书 公民 媒介 麦克卢汉 传播权
【摘要】:正"媒介即信息",这个由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提出的惊世骇俗的观点,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越发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他认为,媒介承载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源于一种新的尺度的产生。例如他通过分析精神病学家J.C.加罗瑟斯的《非洲人的精神健康与病变》一书,指出"从西方输入的技术力量如何在偏远的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新闻采写 媒体 书学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丛书 公民 媒介 麦克卢汉 传播权
【分类号】:G212-5
【正文快照】: “媒介即信息”,这个由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提出的惊世骇俗的观点,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越发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他认为,媒介承载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源于一种新的尺度的产生。例如他通过分析精神病学家J.C.加罗瑟斯的《非洲人的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闻写作的入门书《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J];传媒观察;1990年05期
2 王君;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J];山东视听;2005年08期
3 杨美萍;赵前卫;;论新闻写作中的平衡手法[J];青年记者;2006年18期
4 厉敏;;新闻写作的故事化技巧[J];青年记者;2009年26期
5 贾祥伦;;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评《花果与根须》[J];青年记者;1995年04期
6 潘大华;浅谈新闻写作中的文学因素[J];阅读与写作;2000年06期
7 田睿;新闻写作中的形象描写[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王敬民;“醉”在其中苦亦乐[J];新闻爱好者;2005年08期
9 王欢;;从记者的拟态公众角色看新闻事实的生成[J];硅谷;2008年11期
10 孙世恺;;新闻中的议论怎样表达好?[J];新闻记者;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映;;新闻客观性:语境、进路与未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承修;;新闻报道要图文并茂[A];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4年
3 罗璇;;体育新闻报道叙述模式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侯蓉英;刘永;;安全新闻报道的“危机再现”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利平;;中国特色的科学报道——《北京科技报》新闻报道风格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田利平;;中国特色的科学报道——《北京科技报》新闻报道风格探索[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张自力;;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陈卓;;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报道的突破与困局——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运作为例[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9 莫非;;人文视角:新闻写作价值解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毕书清;;科技新闻与农业科技传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闳心;新闻写作中的“心”与“意”[N];战士报;2005年
2 蓝鸿文;内容“相当”丰富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蓝鸿文;一部丰富而实用的西方新闻采写教材[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叶小静;如何在新闻写作中用好“第一人称”视角[N];中华新闻报;2009年
5 赵伟 李静;浅谈新闻写作的真实性[N];西部时报;2009年
6 陈庆平;浅谈新闻写作的角度[N];中华新闻报;2003年
7 张文华;正是橙黄橘红时[N];团结报;2010年
8 朱韬;新闻写作“热身三部曲”[N];战士报;2007年
9 陈发宝;新闻写作技巧的绝佳展现[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山东寿光日报社 魏行明;新闻写作“四字经”[N];中华新闻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明洁;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勇;嬗变的轨迹[D];复旦大学;2008年
3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4 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严怡宁;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D];复旦大学;2008年
6 金豪洙;美国精英评论与反恐战争:构架方法[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赵雅文;社会转型与新闻平衡报道[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柳;新闻事实的类型及其采写规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文佼;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徽娉;中国当代新闻报道的引语失当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4 罗`,
本文编号:1012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01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