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24 10:13
本文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研究
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论不再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笔者将从课程论的崭新视角,把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课程论的要素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以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四个维度为出发点,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系统阐释,以期通过全新视角的研究,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本主义 课程论 课程论流派
人本主义课程论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人性中心课程论,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论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是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论存在的严重问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论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不再像学科中心课程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而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该理论流派在欧美、日本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了一些批判以及美国学校“恢复基础”运动的抵制,但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国外关于人本主义课程论的思想大都见于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比如,马斯洛的著作《走向一门存在心理学》、罗杰斯的《论人之形成》和《学习的自由》等。我国研究和探讨人本主义课程论
本文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0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