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我自己的面目”——李长之的书评及其个性
本文关键词:保持“我自己的面目”——李长之的书评及其个性
【摘要】:李长之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书评最勤、数量最多的学者,其书评不仅展现出李长之博通古今中外的学养识力,还体现出李长之的真性情。在他人视为畏途、费力不讨好的书评中,李长之的笔下却时刻跳荡着诗心才情,每一篇书评中都有一种活的理想人格的闪现和生命力的跃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学院编辑部
【关键词】: 李长之 书评 诗心才情 生命力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初知李长之,是在读到他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的时候,那火一样烫人的句子,映衬出司马迁伟大的悲苦和悲苦的伟大;那将司马迁比作孔子、将《史记》比作《春秋》的奇喻,使人印象深刻,直到今天,《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仍是笔者读到的最好的评论司马迁的著作。后来才知长之先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道俊;晶星闪烁——记全国优秀星火企业家 东海硅微粉厂厂长李长之[J];中国企业家;1994年08期
2 刘小平;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观[J];池州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3 郜元宝;追忆李长之[J];读书;1996年10期
4 鹤林居士;聆听母亲的声音——读李长之先生的《大自然的礼赞》[J];森林与人类;1997年06期
5 于天池;论批评家李长之对鲁迅的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8期
6 张蕴艳;执拗的文化守灵人——李长之文论初探[J];文艺争鸣;2000年04期
7 于天池,李书;李长之的书评及其理论和风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4期
9 江守义;“感情的批评主义”——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10 梁刚;李长之论语言与人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强;;楚文学与汉代文学之关系考论[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韩斌生;;《〈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再评价[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詹福瑞;;生命力的穿透——读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太胜;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与现实[N];文艺报;2002年
2 李欣;艺术元凭人格重 淡泊明志更堪尊[N];西藏日报;2002年
3 纪维周;李长之为《鲁迅批判》遭罪[N];北京日报;2004年
4 韩以太;臧克家与济南师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蔡德贵;风义平生师友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田本相;诗的交响[N];文艺报;2004年
7 叶隽 石稼;1805~2005席勒逝世200周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张昌华;梁实秋晚年的佚文[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10 张昌华(编辑);翻出“新”味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蕴艳;李长之的学术—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4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珂;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孔庆林;李长之文学批评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燕苹;抗战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与潮”[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迪平;李长之文学批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都陵;李长之书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09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