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书评
本文关键词:《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发展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 途径与对策 辽宁老工业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 辽宁省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 培育 产业集聚
【摘要】:正《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一书,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号:L07AJY010)研究成果。该著作由辽宁省委党校省情研究所副所长荣宏庆、辽宁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张沈立主持,集结
【作者单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关键词】: 发展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 途径与对策 辽宁老工业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 辽宁省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 培育 产业集聚
【分类号】:F426.4
【正文快照】: 《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一书,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号:L07AJY010)研究成果。该著作由辽宁省委党校省情研究所副所长荣宏庆、辽宁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张沈立主持,集结了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省内外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装备制造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促进产业由大变强[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2期
2 郭树涵;;谁动了我的现金流[J];装备制造;2011年08期
3 贾若祥;;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7期
4 马达;;汽车零部件企业区域集群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0年11期
5 一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致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J];科技与企业;2010年12期
6 魏薇;;高端制造业并购潮起![J];经理人;2011年08期
7 李刚;黄亮;王钢;;日本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对浙江的启示[J];浙江经济;2011年14期
8 马银戌;;影响河北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3期
9 谢黎;;输配电装备制造业机遇与挑战[J];装备制造;2011年07期
10 龙国旗;;进口中间货物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蒋恩尧;吴传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世权;;关于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江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丽娜;宋葛龙;;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不断提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第二章 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7 温晓丽;;沈阳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链的培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郭宇;;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9 吴和平;;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努力建设西北最大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关于宝天跨区域兼并重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前言[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洪志;尽快谋求临港装备制造业的新跨越[N];秦皇岛日报;2007年
2 主持人 白德泉 崔晓波 胡天雪;如何走集群化道路[N];宝鸡日报;2005年
3 枣庄市统计局 沈道坦;抓住机遇 扩大开放 科学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记者 徐德昭;工业今年要实现脱负目标[N];东莞日报;2010年
5 聂春林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武汉装备业“集群化”破题:3年230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潘曙雅 郭小兰;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N];物资信息报;2005年
7 刘建民;省政府召开振兴青海装备制造业座谈会[N];青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东北装备制造业重组应坚持区域整体布局[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周卫国 李菊;电力装备制造业未雨绸缪[N];中国电力报;2005年
10 记者 王兰辉;要以装备制造业带动振兴[N];中国改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晓云;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王铜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田丹;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外部技术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彭建平;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谭元发;两型社会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与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白洁;中国装备制造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林超;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锐;加快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业展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妍;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翟羽;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卫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毅;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方佳维;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吴传荣;入世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8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于长华;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谢海忠;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3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11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