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名士风流话《新语》——《世说新语》书评

发布时间:2017-11-10 07:03

  本文关键词:名士风流话《新语》——《世说新语》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 魏晋名士 魏晋风流 联系起来 南北朝 习惯性 刘义庆 典籍 对联 故事


【摘要】:正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唯大英雄方能本色,是真名士自显风流。而我们现在一提到"名士风流",往往会第一时间与"魏晋"联系起来,诸如"魏晋风流""魏晋名士"等等。之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将"风流""风度"这些词与"魏晋"联系起来,不能不说与一部典籍有着莫大的关系。这部典籍就是《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它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唯大英雄方能本色,是真名士自显风流。而我们现在一提到“名士风流”,往往会第一时间与“魏晋”联系起来,诸如“魏晋风流”“魏晋名士”等等。之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将“风流”“风度”这些词与“魏晋”联系起来,不能不说与一部典籍有着莫大的关系。这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发奋;;《战国策》之“战国风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张旭;;王徽之:雅量高致有爽气[J];名作欣赏;2011年13期

3 张清萍;;《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4 李晓筝;;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5 周蕊;;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对庄子精神的实践与改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 雷恩海;吴定泫;;抉示郁勃生命底蕴的文化史——读蒋凡先生《世说新语研究》[J];文化月刊;1999年03期

7 举人;;啸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周海锋;;《世说新语》妇女形象新探[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9 卞东波;;大隐的缺席——陶渊明不入《世说新语》新释[J];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04期

10 董梦;;《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晋华;;李白与名士传统[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2 邓魁英;;辛稼轩的俳谐词[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3 张瑞君;;魏晋人物品评与李白诗歌[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4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金泽民;;六朝名士的山水情结[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子龙;;李白诗中的姑孰、牛渚考[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陶新民;;魏晋审美观与李白诗歌[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9 谢宇衡;;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衍述[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10 孙琴安;;论李贽的文学评点及其地位[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想;“胡为乎泥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赵献涛;鲁迅与《今世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刘强;“情文之辨”原始[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巍;魏晋士人高扬的人文精神[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杨经建 郭君;在批评中解读[N];光明日报;2006年

6 范敬宜;浮躁不是一个筐[N];人民日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石剑峰;钱谷融:我的成就是“批”出来的[N];东方早报;2008年

8 段玉康;雪晴驴背兴无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竹林七贤同逸趣 修武云台共遗韵[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张正炎;对历史的另类解析[N];人民公安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刘硕伟;诗品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徐国荣;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D];南京大学;1998年

4 赵雷;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孙宝;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肖能;魏晋的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7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8 邵春驹;魏晋南北朝游集文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9 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国平;山水诗前史[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维琬;另类人:魏晋名士举止新论[D];西北大学;2005年

2 江南;《世说新语》之审美精神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志兵;论《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形象[D];青岛大学;2007年

4 化晓方;论《世说新语》的叙事艺术及其历史地位[D];西北大学;2008年

5 刘晶;关于《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人格之美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6 宋雪春;齐鲁文化与魏晋名士[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钟怡音;《世说新语》中门阀士人的家族与家族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丽娜;孟浩然与魏晋风度[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徐长春;修养文化背景中的魏晋人生境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朝辉;裴启《语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65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165552.html

上一篇:文献与书评  
下一篇:《武士道》书评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