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思想魅力——《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书评
本文关键词:人文精神的思想魅力——《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精神 西方哲学史 研究范式 思想魅力 近代哲学 科学精神 中世纪哲学 批判精神 古希腊哲学 人类理性
【摘要】:正纵观国内理论界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多呈现为知识性的研究范式、历史性的研究范式和思想性的研究范式三者择其一的局面。知识性的研究范式把西方哲学史理解为探究世界普遍性知识的确实性、独立性、模式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认为古代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近代哲学就是知识论哲学、现代哲学就是语言哲学,甚至用这种知识论的研究范式更容易按照真与假、对与错的"真理"标准明确把西方哲学史规定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历史性的研究范式通常是把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B1
【正文快照】: 纵观国内理论界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多呈现为知识性的研究范式、历史性的研究范式和思想性的研究范式三者择其一的局面。知识性的研究范式把西方哲学史理解为探究世界普遍性知识的确实性、独立性、模式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认为古代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近代哲学就是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强;;道德哲学的三种悖论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成海鹰;;波德莱尔笔下的城市巴黎、都市情感和体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古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自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华;;两种文化的理性解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宗霞;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立生;王艳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双重视域——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卢英平;立法者·解释者·游民[J];读书;1994年08期
3 肖云儒;被拷问的中国人文精神[J];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05期
4 昌久杰;;建设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人文精神[J];北方美术;1997年Z1期
5 张立文;;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化解人类冲突之道[J];长白论丛;1997年01期
6 徐静;弘扬人文精神 提高国民素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7 寇东亮;社会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点化[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杨方;哲学的人文精神功能[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周立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陈军科;从人性复归到人文精神: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J];理论前沿;200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华;;人文精神在住院处工作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任向阳;;人文精神——知识经济的营养液[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孙冬梅;;现代医院管理要提倡人文精神[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军;朱永康;张勇志;陈柏松;;试论人文精神与图书馆[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姚昆田;;五缘文化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兆德;;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的一点思考[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7 郭讲用;肖焕禹;;体育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弘扬[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王世谊;;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的提升[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亮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胡高荣;王毅;;弘扬人文精神,深化写作教学改革[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信银行大连分行职工 辽宁大连 王景峰;厚积薄发 融会贯通[N];桂林日报;2007年
2 本版编辑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沈凤姣 牡丹江医学院 薛宁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高鹏超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李懿娴 牡丹江市委宣传部 陈再重;铸就精气神[N];牡丹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辛闻;让人文精神渗入人们的心灵[N];天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明;用人文精神塑造独特的城市品格[N];中国建设报;2003年
5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打造“软实力” 化为“精气神”[N];重庆日报;2006年
6 邵康庆;重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记者 谢小芬;“桂林人文精神解读”网上论坛“开谈”[N];桂林日报;2007年
8 金涌邋滕礼 刘伟 罗雪燕 邱晶晶;让人文精神成为深圳独特气质[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张同吾;走向人文精神的高地[N];文艺报;2006年
10 记者 王坤宁;《圣土不老》讴歌边关人文精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2 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红生;论虚拟技术的人文价值[D];东北大学;2008年
4 王玉柱;当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学;2008年
6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8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人文精神与教师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慧;九十年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内在理路及具体呈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锦玲;现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邰哈斯其木格;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琳;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人文精神[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宜涛;论武警学员人文精神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牛福;我国人文精神对职业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影响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英楠;儒家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1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19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