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益于拓宽德育工作者视野的好书——评《德育系统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本益于拓宽德育工作者视野的好书——评《德育系统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研究 德育系统 德育工作者 高校德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家庭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 构建和发展 德育学科 我国德育
【摘要】:正 由西南师范大学德育学科硕士导师宋春宏教授等任主编,四川省近十所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参编的《德育系统比较研究》于1995年11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是为适应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和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分类号】:G236
【正文快照】: 由西南师范大学德育学科硕士导师宋春宏教授等任主编,四川省近十所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参编的《德育来统比较研究》于1995年n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是为适应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和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休系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宝生;;沉思(小小说)[J];新闻爱好者;1988年08期
2 田永元;读书,其乐无穷[J];图书馆学刊;1993年01期
3 怡元;全国优秀低幼读物巡回展在京举办[J];出版参考;2000年23期
4 张放涛;难忘的一本好书[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年05期
5 ;好书推荐[J];教师之友;2003年10期
6 ;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析[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02期
7 ;2009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揭晓[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8期
8 郭汉城;推荐一本好书──《文苑春秋》[J];中国戏剧;1994年09期
9 芦晋;台湾破百版的好书[J];出版参考;1994年06期
10 越人;美英1993年度的财经好书[J];出版参考;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芳;;论网络条件下学校的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卢丰;赵福群;田健辉;余励予;;忆好书记张孤梅[A];张孤梅[C];1996年
3 张志强;温卫国;;德育工作滞后性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舒新;;信息化时代德育工作之创新[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5 彭成强;;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6 湖南祁阳县第四中学亮点整合课题组;;亮点整合实验及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钟永瑜;;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肖积生;陈群辉;;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思路[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杨牧之;;出版业改革的根本是多出好书[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10 陈秀云;;扎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渊默;好书即天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马原;好书告诉你[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向晓岚;五本好书 各有千秋[N];市场报;2001年
4 记者 王立强;甘肃启动出好书读好书 做合格接班人读书活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记者 章红雨;台湾名店选出两岸“十大作家”和“十本好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洁;刘苏里:好书别轻易放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张弘;五月:非典时期读好书[N];北京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曲昌荣;焦裕禄式的好书记[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姚贞;2004有多少好书值得回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倪敏;读好书:文化生活的重头戏[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国强;基于德育弦论的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方华;中学德育队伍建设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静;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熠;独立学院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D];江苏大学;2009年
4 张廷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劲松;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其方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欣;当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大珍;论增强高职院校德育的激励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果;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艾尔肯·努拉合曼;论哈萨克民族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2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25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