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人是一本书——评沪剧新戏《秋嫂》
本文关键词:好女人是一本书——评沪剧新戏《秋嫂》
更多相关文章: 沪剧 唱词 戏曲 爱情 观众 唱腔 美的人格 丈夫 戏迷 主人公
【摘要】:正 我看完长宁沪剧团的大型现代沪剧《秋嫂》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出戏如果改名为《秋子》就更好,因为秋嫂是个中性的概念,而秋子的“子”字有美好的意蕴在内。确实主人公秋嫂(即秋子)是一个完美的人格,是一所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首诗。她的曲折跌宕的人生之路就是一本书,人们一页一页地阅读着这本书,在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净化。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我看完长宁沪剧团的大型现代沪剧《秋嫂》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出戏如果改名为《秋子》就更好,因为秋嫂是个中性的概念,而秋子的“子”字有美好的意蕴在内。确实主人公秋嫂(即秋子)是一个完美的人格,是一所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首诗。她的曲折跌宕的人生之路就是一本书,人们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严的敬礼 大型原创现代沪剧《军礼》[J];上海戏剧;2011年08期
2 宁颖;;书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钱乃荣;;早期申滩戏中的草根生活气息[J];上海戏剧;2011年09期
4 闻立言;;词意简洁解风云 沪剧《董梅卿》中的一段对唱[J];上海戏剧;2011年08期
5 ;90周年,我们一起喝彩[J];上海戏剧;2011年07期
6 ;《淮梦绕梁——梁伟平淮剧表演艺术文集》出版[J];上海戏剧;2011年0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恒夫;;论上海戏曲的过去、现状与振兴的对策[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党兴成;;合阳的跳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3 龚和德;;京剧与上海[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士萍;;一个戏剧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5 林汝德;;桂东南艺术奇葩——牛娘戏[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林汝德;;论牛娘戏的源流沿革、艺术特色和发展前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石睿;;触摸乐亭影戏音乐华彩[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王艳姝;;京剧艺术发展必须坚持京剧本身特征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唐仁晋;;下河软腔一枝独秀——初探镇安花鼓戏的三大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茜;“时尚”沪剧寻求持久青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马也;沪剧:文化名片还是濒危遗产?[N];人民日报;2010年
3 龚和德;沪剧优势与茅派新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端木复;长宁沪剧团两天一场戏[N];解放日报;2001年
5 记者 陈宗健;华漕镇为世博文化增色添彩[N];东方城乡报;2010年
6 端木复;“沪韵之花”:放歌未来希望[N];解放日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丁薇;沪剧见证了上海的成长[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实习生 邹伊栋邋记者 端木复;振兴沪剧:好演员和好观众一个不能少[N];解放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峥;上海沪剧院“曹禺系列”将赴京演出[N];解放日报;2010年
10 马莉莉;沪剧的“曹禺情结”[N];解放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冬;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秧歌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抒音;试论沪剧现实主义创作传统[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2 金宙e,
本文编号:1257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25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