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书评
本文关键词:《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质量 土壤学 化学物质 土壤圈 污染土壤 有机污染物 行为 作用与地位 交互作用 污染重金属
【摘要】: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怀满教授是在土壤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有很深造诣,并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他与郑春荣、周东美、沈振国等教授结合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编著了《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一书。该书200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共98.3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钦;全国污灌区环境质量普查总结会在济南召开[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2期
2 钱章益;;林——胶——茶——覆盖多层次人工生态结构的生产效应[J];茶叶科学技术;1982年04期
3 石键;;农业环境保护 第五讲 农业环境管理[J];河北农业科技;1986年04期
4 程福祜;;国外生态经济学术观点奤价续完[J];生态经济;1986年03期
5 余谋昌;;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J];生态经济;1987年02期
6 ;您知道世界林业的状况吗?[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0年04期
7 黄银晓;林舜华;韩荣庄;姚依群;;北京主要绿化植物和土壤对大气中硫的积累特点及其指示、净化作用[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0年05期
8 邓超冰,李亦曼;广西农业环境质量的灰色系统决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1年05期
9 Russell E.Train;陈舜圣;;回顾与展望——环境质量委员会[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2年01期
10 尹君,肖崇彬;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仉志余;王煊军;刘祥萱;;一种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环境质量的新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赵文斌;陈重新;;旧城保护更新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以广州为例[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黎泳珊;严谨;覃焕荣;;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骆永明;赵其国;;环境质量与持续发展[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迪华;俞孔坚;黄国平;李昕;;从改善北京市总体环境质量看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7 王志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述[A];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志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述[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龙;孟庆江;樊彩霞;;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述[A];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包立高;;浅述环境质量与绿色食品[A];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 廖晓义;让奥运东风吹绿社区[N];北京日报;2000年
2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N];兵团日报(汉);2000年
3 周智勇 周荣 鄢祖海;确保如期达标建好华中生态屏障[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世昕;绿色奥运在行动[N];中国环境报;2000年
5 ;“一控双达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记者 覃宇扬 实习生 董华;我区基本建立海洋生态保护框架[N];广西日报;2000年
7 夏有和、记者 新宇;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 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N];解放军报;2000年
8 ;建设数字城市正当时[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9 记者 董伟;黑龙江实施“三色工程”见成效[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 白剑峰;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环保投资优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蔡立哲;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王菊英;海洋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许强华;长兴扬子鳄遗传多样性及重引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肖慧;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李静;重金属和氟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健康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娄全胜;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王振营;人口迁移的规律[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10 张毅;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政策分析理论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子江;乌鲁木齐环境质量动态模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2 林立忠;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3 王京文;GIS支持下的大比例尺蔬菜地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慈溪市周巷镇蔬菜基地为例[D];浙江大学;2003年
4 黄良美;南宁市绿化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魏存生;太原地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6 金革穆;水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陈远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质量分析与规划[D];重庆大学;2003年
8 康鸳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以中牟县为例[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游艳琴;城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以房地产开发为例[D];东华大学;2004年
10 王素琴;江苏典型农区土壤环境质量本底调查与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9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29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