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常态经济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书评
本文关键词:迈向常态经济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宏观政策 弗里德曼 容忍度 成本 通胀目标 货币主义 冲击 商品价格
【摘要】:正尽管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赞同弗里德曼的名言,即"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Friedman,1963),但货币主义的实践并不理想。就连弗里德曼本人也承认,货币供应目标制并不如他希望的那样成功(Nelson,2007)。现实中货币的超发并不会引起所有商品价格的同步上升。特别是,由于工资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更快,很多经济学家都将通胀归咎于成本快速上升,这也促使认同弗里德曼的学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成本冲击对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这对当前的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
【分类号】:F821.0-5;F821.5-5
【正文快照】: 尽管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赞同弗里德曼的名言,即“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Friedman,1963),但货币主义的实践并不理想。就连弗里德曼本人也承认,货币供应目标制并不如他希望的那样成功(Nelson,2007)。现实中货币的超发并不会引起所有商品价格的同步上升。特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波;;停滞性通货膨胀的防范[J];现代企业;2011年05期
2 刘桂丽;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我国的通货膨胀[J];丹东纺专学报;1996年02期
3 陈光;寿志敏;;反击通货膨胀[J];商场现代化;2009年06期
4 鱼建光;从我国的货币政策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J];学术月刊;1996年06期
5 朱志成;张建军;;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现象成因研究[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7年04期
6 伍戈;;流动性、合理流动水平与宏观管理的现实情境[J];改革;2010年04期
7 隋娟娟;;我国通货膨胀原因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7期
8 本刊评论员;;适时加息抑制通胀预期[J];武汉金融;2010年11期
9 谢康;;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10 李宏宇;;逆向思考通货膨胀[J];商场现代化;2010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春玲;;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研究与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4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5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成思;;风雨30年:中国通胀周期回顾与宏观政策启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红梅;目前并不是非常有必要提升利率[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商灏;吴晓求:宏观政策应警觉未来严重通胀[N];华夏时报;2009年
3 CUBN 记者 陈文喜;警惕中国通胀走向中国滞胀[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汪仲启 录音采访;中国是否已进入通胀时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柳森;拨开迷雾看“通胀”[N];解放日报;2009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朱敏;我国目前不存在通胀的现实威胁[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高健;美联储面临新一轮宏观政策挑战[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李国旺;从美元信用过度透支看金融海啸深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方方;不能让通胀导致“双谷衰退”[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晓刚;展望A股走势:下半年或更精彩[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雷明国;通货膨胀、股票收益与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肖才林;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国尊;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张璐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吴漪;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D];复旦大学;2009年
4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克保;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中;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青青;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8 丁媛;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杜江;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29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