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业余书评队伍的优势及特色
本文关键词:职工业余书评队伍的优势及特色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读后感 书评活动 业余 交流 优势 职工 上海市 评论文章 群众性 特色
【摘要】:正 近年来,我国职工业余书评队伍发展很快,并已成为书评活动中不可低估的力量。本文仅论及这支队伍的优势及特色。首先,职工业余书评队伍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仅上海市就有3千多名业余书评员。他们原本是分散在各条战线爱读书并在读后喜欢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的人,经组织而结合的一个书评群体——书评协会。书评协会通过举办写作提高班,请著名学者,教援讲课、搞争鸣与交流研讨会,等等,创造了一种互相感染的环境。这样,不仅使业余书评得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使群众性书评更具深度和力度,而且也体现出业余书评队伍所不可估量的总体实力,同时也为中国的书评事业奠定了广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职工业余书评队伍发展很快,并已成为书评活动中不可低估的力量。本文仅论及这支队伍的优势及特色。 首先,职工业余书评队伍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仅上海市就有3千多名业余书评员。他们原本是分散在各条战线爱读书并在读后喜欢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的人,经组织而结合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杰;;加强图书评论工作[J];中国出版;1985年07期
2 袁亮;;书评漫笔[J];中国出版;1984年11期
3 王卿礼;书评不能走窄路[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3期
4 罗仁助;范飞鸣;;我国书评研究十年(1982—1991)[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年02期
5 胡光清;“金桥”书评会点燃精神文明之火[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3期
6 殷;;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开展书评活动在全市书评征文评选中成绩显著[J];图书馆杂志;1986年02期
7 禾子;中国当代书评学之研究[J];图书馆建设;1991年01期
8 何世文;让科技报道走近百姓——《科技改变生活》版的编辑思考[J];新闻战线;2005年09期
9 周新华;建立图书评论学的学科体系初探[J];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02期
10 蔡毅;传理性美义 播知识芬芳——闻云南版社会科学著作征文活动有感[J];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柳志慎;;前言[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方理;做项目就要注重独特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李文策;千年药都写华章[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董鸿彪;精致实用通俗易懂$$——《水事新闻写作解析》读后感[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方汉奇;报业志中的佳作[N];重庆日报;2000年
5 张智俊;在实践中思考 为实践者铺路[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马丽华;展现藏族文化的力作[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谢海洲;《周超凡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读后感[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张林桂;面对明天的呼唤 我们永往直前[N];中国包装报;2002年
9 水涛;一部空前的考古学巨著[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潘懋元;探索21世纪的新学堂[N];福建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慧敏;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5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32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