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合物信息集成——《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书评
本文关键词:中药化合物信息集成——《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书评 出处:《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植物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 化合物 生物活性 信息集成 药理学家 书评 收集 天然药物化学 研究内容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分类号】:R-5
【正文快照】: 中药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认识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是揭示中药奥秘,促进中药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重要研究内容。《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一书收集并整合了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家、药物分析学家和药理学家等多学科多领域科学家对中药原植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恩娟,康钦树;锦葵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华西药学杂志;1992年03期
2 涂永强,吴大刚,黄端平;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3 管贵桦;刘明川;杨胜杰;杨松;胡德禹;;植物臭常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9期
4 刘瑾;丁平;;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陈梦菁;;蚂蚱腿子的化学成分[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0年01期
6 刘东雷,李会轻,徐绥绪;连翘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17):黄芩根中的苯酚甙(2)[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年01期
8 袁干军,杜方麓;五层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5年04期
9 李雪华;吴妮妮;李福森;黄燕军;龙盛京;;龙眼核的化学成分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10 谢娟平;孙文基;;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彪;陈光英;宋小平;王安伟;;鱼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娄红祥;;中国苔藓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屠鹏飞;;大风子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萍;吴敏;丁文兵;魏孝义;;几种岭南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系统学意义[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德力;刘平怀;;核果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岑长春;刘景龙;张卫丽;陈文婷;陈光英;韩长日;;三宝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叶阳;;八角属(Illicium)植物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天麟;倪赤友;谢建华;喻爱明;;樟脑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周严;赵淼;刘倩;杨春元;郝延明;;Dy_2AlFe_(16-x)Mn_x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10 许发达;马成;;离子液体中芳碘化合物与亚磺酸盐的偶联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葫芦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新资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刘霞;科学家建构出“不可能存在”的化合物[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许琦敏;化合物样品库将达百万级[N];文汇报;2011年
4 ;多食蔬菜防癌[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姚耀;化合物羟甲基聚糖应用获专利[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记者 江南;中欧非典研究获重大进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顾定槐;我国一化合物获认CAS第6000万种物质[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葛进;美发现IPS细胞高效制造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崔昕;专家认为:加强中药化学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科文;甲壳低聚糖化合物制备新法获专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权;三种南方植物中次生代谢物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胡建明;氰类化合物在过渡金属表面吸附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3 敖桂珍;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炎活性研究[D];中国药科大学;2002年
4 刘悦;大理白前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大理白前中甾体苷类化学成分ESI-MS裂解行为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敏敏;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蒋忠;番荔枝科植物田方骨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7 田泽;一些天然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侯书杰;甾体皂苷的平行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季红;Ⅰ.宣威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Ⅱ.紫杉醇类似物的合成研究Ⅸ.去甲二萜生物碱转化合成紫杉醇类似物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成云飞;有机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在光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月清;密叶新木姜子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Phadendra Raj Chamlagai;[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徐雷;吲哚[3,,2-b]咔唑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毕晓昕;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时磊;氘标记夫沙那韦钙盐的合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姜姗姗;含芴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张昆;苯并二氮(艹卓)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秋茂;吡啶并二氮蒽类荧光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9 徐浩;四株共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梅莹;花椒麻味物质基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4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35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