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_《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书笔记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书笔记
作者:林红萍 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942 更新时间:2012-3-31
尤其是书中对如何“评价与建议”等的指导让我收益非浅。此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从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激发着教师的热情,智慧与信心。全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评价,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 段中的 老师指明了方向,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如果能通读本书,就会帮你疏理改革实践中的小阻碍,对有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精读与摘录。
目前,,一些学校在作经验交流时,都谈到了教学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摘录如下:
评价建议
在读了这一章节之后,对于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颇有同感。教师评价就是借助教师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教育的行为及其今后的教育理念以及学生的反应作出自己的态度,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涵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就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教师的评价过程不仅向学生展示了具体的“教育智慧”,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就如我教学活动中,就十分注重评价这一环节,当资深老教师评价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环节,老教师却捕捉到了,并从理论依据出发,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听得我们心服口服。如: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适时收放,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千万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其走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这样学生的诸多潜能均被扼杀。这就是学生学得过死,思维局限的根源所在。经过老教师的评课之后。我们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所以边进行学习此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共鸣,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
在阅读过程中对以下几个问题我也作了以下想法记叙如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二十世纪末,人们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忽视学生的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当然,造成语文教学的种种失误,并不都是“训练”的错,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原本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逐渐演变成单纯的“题海战术”,再加上大量死板的、质量低劣的“标准化的试题”占去了学生多数宝贵的时间,并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指导性文字的“课标”,淡化“训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淡化“训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是一本让小学语文教师了解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的“钥匙”之书,虽然我仅用课余时间初略的作了了解,但是已经感触良多,新课程是架在我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可以去采到彼岸之花……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20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