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 要 自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和2001年11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多年,该改革有效地缓解并解决了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课程观念、价值取向等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
1978 1985年,1986 1993年,1994 1999年,我国在这三个阶段都逐层次推进了课程改革,这几次改革也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都局限于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的架势。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和2001年11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十多年来,全国也都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活动。与前几次课改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了新特色与转变,解决了很多之前没能解决的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1“小课程观”到“大课程观”
受各方面的影响,在很长的时间里,课程被视为教学内容,即课程是从属于教学的,在该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没有主动性,没有把自己视为整个教学从课程的设计、制订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主人,而只是单纯被动的执行者。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课程观念,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在内的广义的概念,所强调的是整合形态的课程,教师也是课程的研制者。这种大课程观使得课程的重要性超越了教学,改变了之前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方法”上,而使“方法”异化为目的,花架子式的状况。这种变化,超越了狭隘的“课堂教学”立场,到了广阔的“课程”立场,更能够分析解决我们所关注的培养人的问题。
1.2“社会本位”到“学生本位”
长期以来,培养社会主义所需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社会对劳动力以及人才的需要为课程设置的指引,学校视学科为重点,为培养专业性的学科人才和丰富的后背力服务,这样也就出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的难题,即过分注重知识系统性的传授,课程内容难度偏高,跟学生本身的经验相差甚远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它所强调的是“体现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以人为本”的取向,教师、教材以及课程都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学校的课程相对以累加的方式逐步实施来说,更加注重学生自身或对外部力量的反应所引起的内部再组织,这是一种质的变化,新课程就是注重对这种再组织能力和探索、创造精神的培养。
1.3非九年一贯制到“九年一贯制”
之前我国基础教育并未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和初中没有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着小升初入学考试压力,小学和初中的分散也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就近入学,不利于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更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九年一贯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且综合性的课程被重点突出,体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点,相对以前的课程来说,设置了一般综合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容上也强调与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发展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开发校本课程等。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十多年。不得不说,这次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这场改革搅动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稳态,学校正发生着悄无声息的积极变化。”但是这次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个性突出,基础知识不牢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人文性、自主性,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容易放任自流,致使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以至于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也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也不知道。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偏差及有限的资源,使一些课堂缺乏本真性和自然性。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扭曲了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在有些时候,教师的教学“效度”并不高,浪费了很多时间,所学的知识并不扎实。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且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2善假于物,自身退化
新课改要求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课件、表演、讨论等进入课堂。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致使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淡化了,(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唱歌、表演、配乐朗诵、法庭辩论等形式的运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大量教学现实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也大多依赖电子辅助产品如文曲星,计算器等,使得自身的运算,思考等很多能力都退化了,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发出了“文曲星,害人精”的感叹。 2.3课程超载,未能真正走出应试压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时候这些都没能真正实行,课堂中更多的还是老师的讲解,是老师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地传授。无论是教育理论家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无不强调学习者只有忍受巨大的身心痛苦、下苦功、出苦力,方能苦尽甘来。所以课程超载,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负担过重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尽管来自政府、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指令与呼声连绵不断,但学生的负担不仅从来没有减轻,甚至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顽症”。关注“应试教育”现实问题不是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扬过去的长处,避开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改变过去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出来了,却忽视了怎样探索 “素质教育”下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
3对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十多年的新课改的实施所显示的具体情况来看,成果与问题都并存着。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正视并且想办法弥补解决。
3.1多视角切入
对于课改的研究者来说,应该采用多元的、整合的多个视角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研究方式方法来研究课程改。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才能使教育理论出现不同的研究范式,才能从更多的角度透视课程改革事实。因此,将多种方法进行整合来研究课程改革将是教师以后的研究努力的方向。这也将是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
3.2全视角融合
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社会问题,是教育科学所不能完全分析透彻的。因此,对于课程改革的研究,我们应该秉持一种自由开放的态度,跨越专业边界,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整合研究,从而展开课程改革研究的全景。
3.3教师谨记
(1)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牢牢把握三个维度: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3)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3.4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在传统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注重综合化课程的开展,以克服以往分科教育的缺陷;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晏燕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及建议[D].长沙:湖南师范 大学,2008.
[2] 郝小洁.新课改条件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26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