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得分一、选择(1-10,16-25为单选题, 11-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 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③教师成长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
2.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4.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5.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6.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1
7.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8. 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 )
A. 普通教育性质 B. 基础教育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义务教育性质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0.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1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 ②不要求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1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1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1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1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 )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20、“用数学”的含义是( )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21、下列现象中,( )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2、 《标准》安排了(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2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3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
课程分为( )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
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
二、是非题(每题5分对:T;错: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 )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4
(2012-2013第二学期)答 案:
一、选择(1-10题为单选题, 11-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③教师成长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
2.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4.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5.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6.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7.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5
( 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8. 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D )
A. 普通教育性质 B. 基础教育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义务教育性质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B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0.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2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1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 ②不要求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
1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1 )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1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1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1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1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 2 )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20、“用数学”的含义是( 2 )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21、下列现象中,( D )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2、 《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2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7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
课程分为( B )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
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
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
二、是非题(对:T;错: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F )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T )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T )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F )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T )
8
标签: 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32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