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的“两地书”——评《青蛇》《人间》
本文关键词:白蛇传的“两地书”——评《青蛇》《人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李碧华的《青蛇》和李锐、蒋韵夫妇的《人间》都是对白蛇传的改编。李碧华的改编,凸显了情欲和政治,打上了香港这个高度商业化城市的精神烙印。李锐夫妇的改编,淡化了感情戏,凸显了人间的暴力,表现了人类对异类的迫害,并以此来反思和批判人性。对同一共享型故事的不同改编,可见出作者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文化投射,为我们提供了在不同语境下重写神话传说的多种可能。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关键词】: 白蛇传 《青蛇》 《人间》 李碧华 李锐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白蛇传故事是典型的集体共享型故事①。在集体共享的过程中,它被反复重述,也被反复阐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在重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时总会以特定的时空背景与文化身份去重新阐释故事的要义。白蛇传的重述,伴随着数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民众欣赏趣味的流变,是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3期
2 D.佛克马,范智红;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J];文学评论;1999年06期
3 南帆;文学、革命与性[J];文艺争鸣;2000年05期
4 董上德;;“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万红;;人的历史——试评迟子建《伪满洲国》对历史的叙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2 翟永明,高小弘;李锐《无风之树》的叙事策略与诗意营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郭娟娟;;“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玉玮;;身体意象:中国当代影视文化的一种叙事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维;;朦胧诗的语言特质[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6 刘传霞;;论20世纪50-70年代爱欲叙述中的性别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5期
7 马艳,唐丽芳;香港作家的故事新编[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刘洋;;有特色的重写——评李碧华《青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10 李俏梅;当代文学中身体伦理的变化及其文化阐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4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桂茹;先锋与暧昧[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文贵良;危机与新生[D];复旦大学;2003年
8 刘倩;“靖难”及其文学重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琴;言文互动: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蔚;“红颜薄命”的话语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晓杰;霸王别姬叙事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阮娟;谭正璧历史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真真;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许瑾;浪漫传奇中的人文思绎[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晨;重述神话 故事新编[D];安徽大学;2011年
7 贲越;新时期以来改写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钱少昊;“尼伯龙根”的跨文化重写[D];苏州大学;2011年
9 傅云辉;新世纪“女性官场小说”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邵雪敏;论严歌苓小说的戏剧化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子平;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剑钊;宁惠;;论李碧华《青蛇》主题的表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2 ;青蛇[J];武侠故事;2010年17期
3 刘伟;吕宪栋;;李碧华《青蛇》与电影的成功联姻[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3期
4 刘洋;;有特色的重写——评李碧华《青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5 胡译方;;浅析李碧华小说《青蛇》中的四个人物角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6 朱艳芸;;性别主义的消解与重构——试论《青蛇》从小说到电影的主题流变[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晓晖;正典的命运——试论李碧华小说改写传统的方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刘瑛;爱恨痴缠的前世今生——论李碧华小说中的宿命观[J];当代文坛;2004年03期
9 佚名;;听李碧华上恋爱课[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1期
10 朱秀锋;;青蛇形象塑造的演变及其意义[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桂丹;;浅论《胭脂扣》中的个人意识与香港意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惠民;;走向前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乌丙安;;《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白烨;;“重述神话”:文学与文化创意的双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5 邱立本;;《亚洲周刊》评选百年中文小说百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6 杨匡汉;;香港十年之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郁 文;说不尽的“白蛇传”[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吴美凤;会说“小书”的只剩我一人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丁杨;李锐、蒋韵 偶结合作缘重述白蛇传[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李之平;人间风景,万象无名[N];文汇报;2006年
5 叶明e,
本文编号:349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34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