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加强书评队伍建设是现实的紧迫呼唤

发布时间:2017-05-20 13:28

  本文关键词:加强书评队伍建设是现实的紧迫呼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书评是应当与出版同步的精神活动。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图书评论有了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巨大改观,但两者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和失衡。这样,加强书评队伍建设和构筑书评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便十分迫切地提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程上来。本文作者有鉴于此,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理论与实际的两个方面,作了引人深思的探索,谨发表于此,聊备一家之言以飨读者。我们的目的在于,期望有更多的人们关注这一工作,以切实的行动推动我国的图书评论和书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通过书评导向,创造良好的文化与科研环境,这是本刊自1987年开办书评专栏——《辽海书镜》的初衷。我们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着重对我省作者撰著的或省内出版社出版
【作者单位】: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关键词】书评家 图书评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书评工作 出版事业 介绍评论 学术价值 社会科学 队伍建设 出版方针
【正文快照】: 书评,是与著述、出版、阅读并列的第四种力量。它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的崛起,既是社会文化运 动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系统有序程度的重要标志。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书评力量竟是这样虚弱,以致有人对书评的功能发生怀疑,对书评写作算不算学术产生疑义,对中国没有书评家不敢肯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世荣;;充分利用国外各种书评资料 做好选书订书工作[J];新世纪图书馆;1980年04期

2 孟广均;;谈谈书评期刊和期刊中的书评[J];图书情报工作;1980年01期

3 董鼎山;;书评与书评家——美国杂志的书评栏[J];读书;1982年05期

4 董鼎山;;漫谈书评的艺术[J];读书;1982年06期

5 董鼎山;;书评编辑怎样工作[J];读书;1982年08期

6 董鼎山;;美国的书评编辑怎样工作[J];编辑之友;1983年01期

7 舟自横;;两界的纽带[J];中国出版;1983年07期

8 ;编后絮语[J];读书;1984年07期

9 ;短讯[J];读书;1984年10期

10 华然;;读部分报刊书评专栏有感[J];中国出版;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斯;;理顺监督机制提高图书编审工作质量[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2 任崇信;肖放;;以“审”为核心,确保科技图书质量[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3 冯先洁;;重视书籍的整体设计[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4 康宏;;论当代出版生态环境中的书评失语现象[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婷婷;;中外图书评论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东;关于浩然 多出一些口述史[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李书敏;《重庆书评选》为重庆书评事业立碑[N];重庆日报;2000年

3 刘明银;余秋雨的“文化甜旅”[N];中国质量报;2000年

4 汪琴;是自杀?还是独辟蹊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章红雨;书评 为好马配好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丁维先;文化行为与社会责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王宏波;图书评论:六大不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林精华;俄罗斯的读书报[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戴子钦;冯友兰与梁漱溟[N];北京日报;2002年

10 ;为图书做广告的诀窍[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本文关键词:加强书评队伍建设是现实的紧迫呼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381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