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大胆探索——《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书评
本文关键词:对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大胆探索——《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书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矿区生态 理论与方法 实证研究 评价理论 矿区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矿产资源开发 相结合 社会发展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矿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95%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业。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大。根据国家计委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实现国民经济第三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居荣,车宇瑚;大型露天煤矿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1986年01期
2 张雁秋;王志祥;;矿区生态工程和生态矿——煤矿矿区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J];能源环境保护;1993年04期
3 М.А.巴图耶夫,И.А.帕夏耶夫,А.А.华西里耶夫,陆国荣;采选企业增产时的矿区生态状况[J];国外金属矿山;1994年07期
4 韦朝阳,张立成,赵桂久;试论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4期
5 M.E.佩夫兹纳,陆国荣;矿区生态环境监测[J];国外金属矿山;1995年08期
6 ;贺信[J];能源环境保护;1995年01期
7 陆国荣,吕乃壁,韩黎明;论我国矿区资源开发中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矿业;1996年05期
8 胡群,宋振勇;加强土地复垦改善矿区生态环境[J];露天采煤技术;1996年S1期
9 ;我国煤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之五[J];中国煤炭;1997年06期
10 陆国荣,吕乃璧;关于21世纪矿区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J];江西有色金属;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正富;张国良;;中国煤矿区生态退化类型划分与生态重建案例研究(英文)[A];面向21世纪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班美玲;吴开庆;林卫东;;合山矿区生态恢复技术研究[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庞少静;樊振辉;;浅述国内外矿区生态恢复的进展[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肖风劲;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相关分析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兆锋;冯永军;;矿区生态恢复——新型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试验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祁轶宏;袁峰;李湘凌;周涛发;;GIS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存在问题[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惟嘉;徐海鹏;李松涛;;开采沉陷三维仿真系统研究[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省三;成玉琪;;21世纪前期我国煤炭科技重点发展领域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9 李晋川;白中科;柴书杰;岳建英;王文英;;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与实践[A];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文集[C];2005年
10 谢军安;蒋北辰;;我国矿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水平 杨克金;“汞都”奋起与环境抗争[N];经济参考报;2001年
2 陈志峰 张伯龙;绿满神东[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刘纯友;铜陵矿山开发执行严督查[N];安徽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明贵栋;我国矿山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丁冬;抚顺:从“煤都”走向“绿都”[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驻辽宁记者 孙孟春;辽宁菱镁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显成效[N];中国建材报;2004年
7 记者 曾禾;矿山生态保护存在四大问题[N];中国矿业报;2004年
8 星化;采煤沉陷土地影响堪忧[N];中国煤炭报;2004年
9 记者:毛欢喜;矿山生态恶化须合力遏制[N];经济参考报;2004年
10 韩璐;重建西部矿区生态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延巍;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强;矿区可持续发展—资源、经济与环境[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2 王付民;矿区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陈桥;黑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模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海晶;白庄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5 侯艳辉;矿区生态环境评估及预警实现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6 杨静;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和预警的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7 农晓丹;中国矿山生态环境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梁燕;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植物群落学指标[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郭义强;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周爱仙;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及预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大胆探索——《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书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41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