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英汉语言学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9:25

  本文关键词:英汉语言学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学书评 评价理论 评价资源 文化差异


【摘要】: 评价理论是Manin与White在20世纪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扩展。该理论由态度、介入与分级三个子系统构成,主要研究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特定的主体间关系的语言资源;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这些语言资源对语篇中的观点或现象进行评价、表达立场和调节人际关系。评价理论创建以来,已广泛运用于研究传媒、历史、文学等语篇的人际意义。这些研究说明该理论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仍有诸多语篇领域尚未涉足,语言学书评语篇便是其中之一。语言学书评作为学术语篇的一种,在学术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语言学书评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人际意义:一方面评者要对所评书籍的结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客观、扼要的概述以及扬优汰劣的评价;另一方面,他还要平衡其与书籍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分歧的产生。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从国外和国内的主流语言学杂志上选取了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各10篇作为语料,将其置于评价系统的三个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中进行对比分析,借此来揭示英汉学术书评中评价意义各种语言实现方式和手段的异同,并试图从礼貌策略,文化形态,思维方式,霍夫斯特德价值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原因探索。 本文采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三个次系统在英汉学术书评中的出现频率不同。在英语书评中,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介入、态度和级差;而汉语书评中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态度、介入和级差。(2)不同的态度资源在英汉语言学书评中的出现频率也有所不同。鉴赏出现频率远远高于鉴别和态度。肯定态度表达的频率高于否定态度的表达。此外与英语书评不同的是,汉语书评多用隐性表达方式呈现否定态度。(3)在介入次系统中,英汉学术书评都较多的采用杂语。对话扩张比对话压缩出现的频率高。在介入中,汉语语言学书评多用情态,模糊语,让步等手段,在人称的处理上也有不同。(4)从级差角度看,汉语书评者更倾向使用一些手段使正面评价明显化,负面评价模糊化,以便于评者更好地协调与作者之间的冲突。在级差的应用中汉语书评多用高值词汇。 总之,对中英语言学书评评价资源的对比分析,一方面证明了评价理论是解读语篇中作者态度和立场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助于指导学生对英汉学术书评的阅读、写作及翻译,进一步丰富了评价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语言学书评 评价理论 评价资源 文化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9
  • Abstract9-12
  • 内容摘要12-14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4-17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5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5-16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6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valuation17-22
  • 2.1.1 Halliday's concept on evaluation17-19
  • 2.1.2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19-21
  • 2.1.3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21-22
  • 2.2 Review of linguistic book reviews22-24
  • 2.2.1 Definition of book reviews22-23
  • 2.2.2 Importance of linguistic book review23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book reviews23-24
  • 2.3 Comments24-26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26-34
  • 3.1 Systemic concept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26-27
  • 3.2 Appraisal theory27-33
  • 3.2.1 "Write It Right" project27
  • 3.2.2 Subsystems of appraisal system27-33
  • 3.2.2.1 Attitude28-29
  • 3.2.2.2 Engagement29-32
  • 3.2.2.3 Graduation32-33
  • 3.3 The framework for this study33-34
  • Chapter Four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34-37
  • 4.1 Research questions34
  • 4.2 Corpus-based resources34-35
  • 4.3 Procedures35-36
  • 4.4 Labeling of appraisal resources:a sample analysis36-37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and results37-61
  • 5.1 Appraisal in texts:a noticeable distribution37-38
  • 5.2 Attitude38-45
  • 5.2.1 Realization of attitude in book reviews38-42
  • 5.2.1.1 Affect39
  • 5.2.1.2 Judgment39-40
  • 5.2.1.3 Appreciation40-41
  • 5.2.1.4 Positive attitude vs.negative attitude41
  • 5.2.1.5 Explicit attitude vs.implicit attitude41-42
  • 5.2.2 Distribution of attitude in book reviews42-45
  • 5.2.2.1 An overview of the distribution42-43
  • 5.2.2.2 Distribu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itude,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e43-45
  • 5.3 Engagement45-52
  • 5.3.1 Realization of engagement in book reviews45-50
  • 5.3.1.1 Monogloss and heterogloss46-47
  • 5.3.1.2 Dialogic contraction47
  • 5.3.1.3 Dialogic expansion47-48
  • 5.3.1.4 Modality,hedging and projection48-50
  • 5.3.2 Distribution of engagement in book reviews50-52
  • 5.4 Graduation52-55
  • 5.4.1 Realization of graduation in book reviews52-54
  • 5.4.1.1 Force52-53
  • 5.4.1.2 Focus53
  • 5.4.1.3 High-value lexica53-54
  • 5.4.2 Distribution of graduation in book reviews54-55
  • 5.5 Summary55-57
  • 5.6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57-61
  • 5.6.1 Politeness strategy58
  • 5.6.2 Cultural typology58-59
  • 5.6.3 Academic tradition59-60
  • 5.6.4 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60
  • 5.6.5 Summary60-61
  • Chapter Six Conclusions61-65
  • 6.1 Findings of the study61-63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63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63-65
  • References65-69
  • Appendix A Sources of EBRs69-70
  • Appendix B Sources of EBRs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评价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2 刘晓琳;;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新探[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3 屠克;;介入: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评价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林美珍;;农业语篇的介入资源分析:基于评价理论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徐素萍;;从《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序言看评价理论[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6 张娟;张发祥;;汉语药品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张金云;王晓;;科普英语评价理论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赵国丽;;灵魂游走于矛盾中——评价理论视角赏析狄金森的自然诗[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9 张晨晨;吴庆宏;;评价理论指导下《群芳亭》中话语的态度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姚银燕;;论话语基调与环保纪录片多模式话语的劝说功能[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建;;层位评价理论——一种合理的评价思想[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杨洁;杨子;;国家形象建构的评价视角——以国外媒体对汶川事件的报道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王蕾;;评价理论在汉语立法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曹慧洁;;新评价理念下的改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徐彬;;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陈烨;罗震东;;面向发展不确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方法构建——以无锡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超;廖国礼;;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克炎;谢承祥;王登红;张晓华;丁建华;娄德波;;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叶勇军;;运用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对现今我国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其勤邋方成名;东秦岭—大别造山带选区评价拉开帷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阮力;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吕贤如;水资源评价成果领先[N];科学导报;2007年

4 记者  邓其锋;丁汝福:西北荒漠的寻矿者[N];丽水日报;2006年

5 陈鑫欣;开车,你有“路怒症”吗?[N];经理日报;2008年

6 黄嵘 张岩铭;央行低调出手 汇市揣测观望[N];中国经营报;2005年

7 ;对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探索[N];中国妇女报;2005年

8 陈鹰;试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动态与发展[N];江南游报;2007年

9 姚瑾;三明食品安全监管引入风险评价机制[N];福建日报;2007年

10 宁树正;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N];中煤地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韧;对英文报纸书评的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祥云;离婚诉讼话语中权力和亲密关系的性别解读[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颖;从评价体系看商业评论中态度意义的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陈明瑶;汉语网络时评的语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管淑红;《达洛卫夫人》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汪立东;城市旅游营销的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仇付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黄志伟;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李海涛;基于有限理性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英汉语言学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金云;科技报告语篇中人际情感与态度意义[D];山东大学;2005年

3 夏苗;英国印刷旅游广告的体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邹洁;政治演讲态度意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鲍坤;评价理论视角内的英语政治新闻语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汤慧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探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黄小蕊;基于评价理论的英汉语言类学术书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俞;基于Agent的网络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杨威;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新闻评论中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立群;评价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55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