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书评《单模纤维光学》

发布时间:2017-08-14 01:05

  本文关键词:书评《单模纤维光学》


  更多相关文章: 单模纤维 单模光纤参数 书评 形状双折射 阶跃光纤 国际标准目录 微弯损耗 信号畸变 详细讨论 国家通信


【摘要】:正 该书怍者L.B.Jeunhomme 1978年在巴黎获物理学国家博士,曾在法国国家通信研究中心任职并写出本书,现任Marcoussis实验室光电部主任。在光纤通讯领域发表文献30余篇,并持有专利7项。该书出版者是[美]Marcell Dekker,Inc.,New York,1983。国际标准目录编号(ISBN):0-8247-7020-x。 该书275+ix页,图137,系统地阐述了单模纤维光学领域里理论和应用各方面的问题。基本内容为: 第1章讲传输理论。在介绍平板形光波导之后详细讨论了理想化阶跃光纤的头两个导模,用等效阶跃光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单模纤维 单模光纤参数 书评 形状双折射 阶跃光纤 国际标准目录 微弯损耗 信号畸变 详细讨论 国家通信
【正文快照】: 该书作者L.B.Jeunhomme 1978年在巴黎获物理学国家博士,曾在法国国家通信研究中心任职并写出本书,现任Marcoussis实验室光电部主任。在光纤通讯领域发表文献30余篇,并持有专利7项。该书出版者是〔美〕Mareell Dekker,Ine.,New York,1983。国际标准目录编号(IsBN):o一8247一7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室温下连续波运转的1.5微米二极管激光器[J];激光杂志;1980年02期

2 ;1.5微米波段零色散单模光纤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1980年03期

3 施庆麟;施震东;邱梅玉;汤仁玉;;光导纤维脉冲响应测试[J];电子技术;1980年06期

4 张先绪;;根据近红外纤维喇曼激光器设计的万用纤维光学测量系统[J];光通信技术;1980年02期

5 王世英;;从半导体激光器到具有锥形半球面端单模纤维的有效耦合[J];光通信技术;1980年03期

6 雷肇棣;光通信基础知识(三)[J];光通信技术;1981年04期

7 赵灵基;轴向汽相沉积(VAD)法简介[J];光通信研究;1981年04期

8 L.C.冈德森 ,伍允诵;纤维光学未来的发展[J];光学技术;1982年02期

9 周洋溢;光纤维宽带衰减谱的测量:COST 208的成员在实验室之间的比较[J];光通信技术;1982年01期

10 朱金标;光纤通信[J];光通信技术;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驰;龙朝勇;;未成缆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测试[A];中国通信学会200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童维军;何珍宝;张树强;雷高清;蒋晓强;罗杰;;优化单模光纤PMD性能的研究[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3 谢小平;赵尚弘;夏贵进;占生宝;;单模光纤中影响飞秒光孤子脉冲传输的高阶因素[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4 程淑玲;陈永诗;;用可变孔径技术和传输近场技术测试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和有效面积[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5 陈永诗;程淑玲;;单模光纤有效面积及其试验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6 阳代军;霍立兴;张玉凤;齐芳娟;;现场测量工程结构残余应力的激光全息干涉法[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7 万瑾;黄元庆;;应力诱导单模光纤双折射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肖华;李国昌;;浅谈单模光纤宏弯特性[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翠青;李传文;曹巍;王正选;文齐;;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球透镜耦合效率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谢丽娅;田祥庆;张晓萍;;啁啾高斯脉冲在WⅠ和WⅡ型三包层单模光纤中的色散展宽特性[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WDM与光纤色散[N];人民邮电;2000年

2 邢广;10G以太网的物理接口选择[N];网络世界;2000年

3 博华 梁燕;单模光纤[N];信息时报;2000年

4 ;光纤通信技术简介[N];北京电子报;2001年

5 四川 陈虎;光纤在CATV网络信号传输中的应用[N];电子报;2002年

6 陈斌、王清辉;光纤收发器在校园网中的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陈飞雪;合肥工大铺10G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可网管型交换机(1)[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欣;万兆以太网:突破LAN的界限[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吴重阳;光纤光缆技术大展望[N];通信产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戚永军;光纤共焦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龙;单模光纤共焦扫描显微成像系统总体设计与平面扫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李春明;石英系单模光纤SRS偏振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3 赵发英;980nm泵浦激光器及其它半导体激光器和透镜光纤耦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王淑敏;消偏光纤陀螺的偏振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倪峗;采用HE_(11)模输出空心光束的原子漏斗与单模光纤束中的原子导引[D];苏州大学;2003年

6 张涛;非共焦微球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实验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凤姣;单模光纤中飞秒光孤子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崔明雷;基于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雷达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钟志荣;光纤对接耦合理论分析的新方法[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涧秋;光纤传输质量的初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66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