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李长之与《书评副刊》

发布时间:2017-08-31 13:27

  本文关键词:李长之与《书评副刊》


  更多相关文章: 李长之 四十年代 文艺批评家 大学生物系 大学预科 给战斗者 面发射 秋芳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摘要】:正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这个今天令我们感到陌生的名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是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3年转入哲学系,1936年毕业留校任教。作家董秋芳1936年在《怀长之》中这样描摹他的朋友李长之:"一个广颡下面,横列着一双秀长的眼,从那里面发射出犀利的目光,透过托立克的镜片,就会
【关键词】李长之;四十年代;文艺批评家;大学生物系;大学预科;给战斗者;面发射;秋芳;文学批评;《文学评论》;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这个今天令我们感到陌生的名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是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3年转入哲学系,1936年毕业留校任教。作家董秋芳1936年在《怀长之》中这样描摹他的朋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青;;论李长之传记体批评中的整体性[J];经营管理者;2008年14期

2 朴晓琳;;论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J];文学教育(中);2013年10期

3 邓牛顿;李长之的美学思想[J];齐鲁学刊;1985年01期

4 江守义;;浪漫中的古典——李长之的批评情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5 朱丽娅;;论李长之“感情的型”[J];金田(励志);2012年11期

6 江守义;;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李长之文集》(十卷本)出版发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坛茹;;李长之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重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孔苏颜;;玄珠之探:论李长之“感情的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江琼;;感情的批评主义:同情的建构与生命的观照——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J];山花;201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守义;;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论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青;单良;;文化生态视阈中的李长之文学批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3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国强;且看李长之的“感情的批评主义”[N];光明日报;2011年

2 张明 程光炜;李长之和他的《鲁迅批判》[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纪维周;李长之为《鲁迅批判》遭罪[N];北京日报;2004年

4 梁刚;湮没已久之后的世纪发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张颐武;美玉上的中国记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蕴艳;李长之的学术—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喜冬;论李长之的批评理论及其实践[D];湖南大学;2010年

2 邹君;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研究[D];三峡大学;2007年

3 孔苏颜;李长之文学批评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坛茹;李长之文艺批评研究[D];温州大学;2008年

5 袁珂;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孔庆林;李长之文学批评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晓明;李长之传记批评之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8 刘静;李长之大学时期的情感批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迪平;李长之文学批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蒋思齐;李长之文学批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5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765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