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
发布时间:2017-09-03 00:17
本文关键词:译著《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风格 意识形态 静态 整体序列主义 感知 学习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伦纳德·迈尔(1918—2007)的《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模式与指向》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史著作。他以极其宽广的学术视野,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20世纪前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意识形态变革,及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信念、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远影响,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分析等诸多音乐研究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引发新的思考。作者对音乐、艺术和文化当今现状的描述及对未来走向的预期体现出其敏锐洞见和长远预见。全书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各艺术门类,并将这种广阔的共时研究放入历时性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符合当下音乐学术发展潮流,必将对当今音乐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二章以及本书1994年再版时所新增的一篇跋论(第一版于1967年问世)。第一部分“前奏:现时已然境况”包括第一至五章,主要涉及对西方传统的调性音乐以及美学价值观的探讨;第二部分“现时境况,及将来或然境况”包括第六至九章,详尽论述本书主要观点——即将到来的时代是一个多种风格共存的波动静态时代。第三部分“音乐中的形式主义:质询与保留”包括第十至十二章,以整体序列主义音乐为重点,探讨了当代高度复杂的实验音乐的理论、创作和接受问题。最后的跋论则是对全书主要论点的总结、引申和补充。 书评主要从全书的逻辑建构、思想内容、中心概念与关系、著述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所引发的争议五个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剖析和解读,并对作者其人及其思想理论、国内研究状况、引入本书的意义、重要术语译法以及译后心得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风格 意识形态 静态 整体序列主义 感知 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新版序言8-9
- 序言9-11
- 第一部分 前奏:现时已然境况11-66
- 引言12-13
- 第一章 音乐中的意义与信息理论13-24
- 第二章 论音乐中的价值与伟大性24-37
- 第三章 论音乐的重复聆听37-45
- 第四章 赝品与艺术人类学45-54
- 第五章 文艺复兴的终结?54-66
- 第二部分 现时境况,及将来或然境况66-167
- 引言67-68
- 第六章 历史、静态与变化68-78
- 第七章 风格变化的多样性78-97
- 第八章 静态的可能性97-122
- 第九章 稳定性美学122-167
- 第三部分 音乐中的形式主义:质询与保留167-221
- 引言168-174
- 第十章 对实验音乐的论证174-188
- 第十一章 对复杂音乐的感知与认知188-206
- 第十二章 功能主义与结构206-221
- 跋论将来时: 音乐、意识形态与文化221-243
- 参考文献243-267
- 索引267-299
- 语境下的风格,感知中的音乐299-320
- 前言: 指向未来的学术经典——作者与原著概说299-302
- 一、形式建构——本书的逻辑结构及其在迈尔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302-305
- 二、内容阐释——本书的思想成就和理论贡献305-311
- 三、动机贯穿——本书的中心概念与关系剖析311-314
- 四、风格凸显——本书的著述特点和研究方法314-317
- 五、价值判断——本书的争议317-320
- 后语: 语言的转译与思维的转换(泽后记)320-32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欣;;浅析音乐中的科学与哲学[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78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78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