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天津财经大学emba_交通大学emba课程_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推出2014年全新EMBA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16-08-02 08:02

  本文关键词:emba课程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增“创新+、金融+、互联网+”三大模块

  2014年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宣布推出“2014年全新emba课程体系”。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教授以及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向媒体介绍了2014交大EMBA全新课程体系的特色模块。作为国内一流的商学院,交大安泰经管学院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首批获准开办EMBA项目,12年办学过程中,,交大EMBA视课程建设为生命,并坚持“年年有变化,四年一更新”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优化。

  周林教授表示:“商学院要有自我突破的勇气。去年交大EMBA曾在体制内院校中率先推出创新创业管理方向EMBA,此次又推出2014年全新课程体系,将对中国体制内商学院EMBA课程改革起到风向标作用。”

  四载积累一朝薄发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始建于1918年,是国内最早开办管理学科的学院之一。商科教育一直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0世纪,中国经济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期,2002年,上海交大首批开办面向在职高级管理人员推出的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项目。项目始终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把握中国企业的成长脉搏,秉承交大严谨治学的态度进行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十多年来,以“三大整合”为代表的课程模块设置和优秀的“交大系”师资力量,共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00多名高级管理人才。2013年,项目首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FT)全球EMBA排名,即跃居全球32位,本土中文第1.

  一直以来,交大EMBA以课程体系的完整独创而著称业内。但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及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席卷之下,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创新、颠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后,如何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在剧烈的变化中做出正确决策,在全新的环境下培养前瞻性视野?汲取专业而前沿的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成为优秀企业家的选择,这一切都有赖于商学院能推出更新瞻、更创新的课程体系。

  得益于复杂环境下始终坚持的教学实践思考,以及长期坚守的课程效果跟踪制度,交大EMBA在2010年课程版本的基础上,经过四年时间的论证、访谈以及全项目调研后,决定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实施2014全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成为交大EMBA项目不断创新、追求卓绝的最佳诠释,也有望对推进体制内其他商学院emba课程体系全面革新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根植交大创新

  凝练交大特色,创新思维先行。本次新课程体系除对原有课程进一步优化以外,还着力提升“赢利模式、绩效提升、领导力反思”三大整合项目的内涵,新增“创新+、金融+、互联网+”三个“加”模块,并依托综合型大学的雄厚实力推出“交大探究”模块,将技术、工程、医学与管理学科进行融合创新,为学员打开深入了解交大其他学院和学科发展的窗口,整合菁英校友资源,实现商工结合和产业对接。

  从模块来看,新课程体系交大特色模块在原有三大整合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和经济环境需求,新增“创新+、金融+、互联网+”以及大学融合的“交大探究”系列课程。特色模块的课程设置成为此次全新课程体系的亮点之一。

  从课程来看,新课程体系增加8门课程,即《商业伦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管理》、《心理行为与决策》、《互联网金融》、《金融衍生产品》、《技术驱动的商业生态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决策管理》。

  从学分来看,交大EMBA新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完成36学分,课内学习不低于576学时方可获得学位。高于国家教育部2002年64号文件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必须修满32学分,课内学习不低500学时的要求。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说:“项目经历12年发展,这是第3次课程改革。但无论课程如何更新,‘领导力’始终贯穿交大EMBA的课程体系,项目更坚持‘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的目标不动摇。未来,交大EMBA项目的精神、愿景、使命和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形成的完整映射关系,将为持续创新提供更多动力。”

(责任编辑:DF010)


  本文关键词:emba课程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81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