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

发布时间:2017-09-19 03:28

  本文关键词: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


  更多相关文章: 书评撰写 史学评论 意识形态 史学研究 指导思想 百家争鸣 评论者 史学著作 史学繁荣 理论模式


【摘要】:书评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它以他人撰写的一本著作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评论者看来,这部著作有哪些成果超越了前人,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新的特点;二是在评论者看来,这部著作中有哪些失误,或者是哪些论述还不够严谨。从认识发展规律看,...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书评撰写 史学评论 意识形态 史学研究 指导思想 百家争鸣 评论者 史学著作 史学繁荣 理论模式
【分类号】:G256.4,K03
【正文快照】: 书评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它以他人撰写的一本著作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评论者看来,这部著作有哪些成果超越了前人,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新的特点;二是在评论者看来,这部著作中有哪些失误,,或者是哪些论述还不够严谨。从认识发展规律看,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家有;书评的落后必然导致史学的落后[J];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2 祁龙威;对开展近代史书评的几点浅见[J];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3 茅家琦;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J];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4 伊维德 ,仲平;有关元代杂剧的四篇书评[J];艺术百家;1986年03期

5 ;编后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1期

6 储佩成;开展对馆员著述的评介 营造图书馆的学术氛围[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杜凝;《纽约书评》:西方建筑世纪末的困惑[J];读书;1998年06期

8 斯科特·谢尔曼;黄灿然;;《纽约书评》再崛起[J];书城;2004年07期

9 郑岩;;评《战国秦汉漆器研究》[J];考古;2008年10期

10 沧月;;王子Zs的那头长发[J];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元明;;譬如掘井层层况味不尽同——现代书评体式及范文刍议[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曙鸿;;“实用”的电路教材——“Electric Circuits”(7th ED)详述[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吴万源;;评《侗族医药探秘》一书[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编者的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河北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目录[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8 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敏宗;;从一篇书评想到的[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10 陈锦江;陈潮;;书评两则[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道洪;书评文化不可削弱[N];安徽日报;2001年

2 王国华;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子余;书评是一种烹调的艺术[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王国华;书评该对谁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舒建华;纽约时报的书评[N];深圳商报;2002年

6 胡春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当代德语文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晓善;红包书评何以由耻态变为常态[N];工人日报;2006年

8 广州日报新闻研究所 张穗华;媒体书评如何定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蔡鸿君(旅德学者、翻译家);接近丰富的几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文/甘阳;书评的皮里阳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廖斌;《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海燕;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10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瑞;中澳报纸书评的态度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丽丽;英汉语言学期刊书评体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丹霓;译著《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亚萍;中英文书评语篇结构对比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茉;英汉书评中情态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柳淑芬;对比修辞:英汉书评体裁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赵都陵;李长之书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桃晶;我国网络书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妮娜;汉语语言学学术期刊书评的体裁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10 马睿;我们时代的书店文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79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879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