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评》:如何成就一个城市的“海派”阅读气质
本文关键词:《上海书评》:如何成就一个城市的“海派”阅读气质
更多相关文章: 图书评论 报纸副刊 上海 阅读 文化人 社会文化 海派 畅销书 气质 成就
【摘要】:正不少文化人都赞同:有什么样的报纸副刊,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而书评恰是报纸副刊凸显文化品质的重要部分。2008年7月6日,《东方早报》在创刊5周年之际推出了《上海书评》,这并不算是这个每周日随报发行16个专版的副刊出现的最好时机。在当前的出版业,相对于各类畅销书的风生水起,较为严谨的书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图书评论 报纸副刊 上海 阅读 文化人 社会文化 海派 畅销书 气质 成就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不少文化人都赞同:有什么样的报纸副刊,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而书评恰是报纸副刊凸显文化品质的重要部分。2008年7月6日,《东方早报》在创刊5周年之际推出了《上海书评》,这并不算是这个每周日随报发行16个专版的副刊出现的最好时机。在当前的出版业,相对于各类畅销书的风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原伦;书评——当代人的一种文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振亚;李国彬;何冰凌;;文学方阵·芜湖县[J];安徽文学;2011年08期
2 闲闲淡淡;;老报人的暴脾气[J];杂文选刊(职场版);2008年06期
3 ;文苑·艺林[J];现代企业;2011年06期
4 廖斌;;《文讯》杂志的文学传播实践与学科理论建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黄子建;;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报刊诗歌和诗歌报刊在抗日宣传中的作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继业;;从三篇诗论佚文看梁宗岱的“抗战诗歌否定论”——兼论新诗诗论研究的史料发掘[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管振夏;;太平盛世茶市兴旺[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儒东;报纸副刊散文的新视野[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高小立;文学副刊仍当助推文学前行[N];文艺报;2006年
3 丘树宏;走向成熟,写出收获[N];中山日报;2008年
4 庄宗伟;“2008·宝山文学笔会”在桂阳举行[N];湖南日报;2008年
5 野马;朝向幸福的彼岸[N];吉林日报;2006年
6 戴冰;苏北老区打造“散文之乡”[N];文学报;2006年
7 通讯员 陈定波;发挥优势 多出精品[N];塔城报;2009年
8 朱芳;评估散文创作 研讨副刊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9 张兴元;报纸和小说[N];文艺报;2002年
10 曾祥书;《胡世宗日记》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蕾;精神抵抗: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爱芹;《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双全;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D];复旦大学;2004年
5 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林;报纸副刊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影响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严一梅;报人作家严怪愚“新闻文学”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炯;《觉悟》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伟东;近现代报纸副刊对文学阅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4年
5 胡冬智;传媒视野中的《申报·自由谈》杂文研究(1932-1935)[D];郑州大学;2007年
6 龚tq;《文艺复兴》杂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党;《晨报副刊》与启蒙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昌良;《新华副刊》之《工人习作专页》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谭雪芳;大众传媒与现代散文的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国成;「明报副刊」文学考[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0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4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