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_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_《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强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使评价在培养学生自信和保护学生自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应能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验英语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
实现英语课程在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课程目标结构
二、分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表1是对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
表1:课程总目标一级至五级的分级描述
级别
目 标 总 体 描 述
一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
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发表简单的意见。能读懂不同文体的小短文和简单的英文报刊文章。能在合作中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文段,说明、指令、规则等。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表2是语言技能的分级目标。
表2:语言技能分级目标
级别
技能
目 标 描 述
一级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
6.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剧。
读写
1.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2. 能看图识字;
3.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4.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5.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视听
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级别
技能
目 标 描 述
二级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4.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5.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进行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1.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玩
演
视
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
3.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
4.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级别
技能
目 标 描 述
三级
听
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
2.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
3.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
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
5.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反应;
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说
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
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4.能利用所给提示(如图片、幻灯片、实物、文字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
5.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
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7.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
8.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读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
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
写
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
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级别
技能
目 标 描 述
四级
听
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2.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
3.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
4.能听懂广播、电视中初级英语教学节目。
说
1.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2.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3.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表演等活动;
5.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读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7.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9.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
写
1.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级别
技能
目 标 描 述
五级
听
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说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读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写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二、语言知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表3是二级和五级语言知识的分级目标。详细内容参见附录一、二、三。
表3:语言知识分级目标
级别
知识
目 标 描 述
二级
语音
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单词和句子有重音;
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重音、连读、语调、节奏、停顿等现象。
词汇
1. 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2.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3.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语法
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
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2.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3.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
4.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5.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功能
了解和运用表示问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喜好、建议、祝愿、情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内容。
级别
知识
目 标 描 述
五级
语音
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4.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
词汇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16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语法
1.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
2.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4.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2.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进行表达。
话题
1.熟悉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2.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具体话题内容见附录四)
三、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表4是二级和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表4: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级别
目 标 描 述
二级
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3.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
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
五级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
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3.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
6.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取得帮助;
8.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9.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10.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表5是二级和五级学习策略分级目标。
表5:学习策略分级目标
级别
策略类别
目 标 描 述
二级
基本策略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会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8.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9.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10.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1.能初步使用简单的英语词典。
五级
认知策略
1.根据需要进行预习;
2.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3.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4.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5.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
6.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7.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8.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9.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10.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11.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调控策略
1.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
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
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
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8.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
交际策略
1.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2.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3.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
4.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
5.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
6.在交际中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资源策略
1.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
2.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
3.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
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
五、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表6是二级和五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
表6:文化意识分级目标
级别
目 标 描 述
二级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8.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五级
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4.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5.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6.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7.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
8.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9.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10.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11.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12.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
13. 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4. 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15. 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应努力做到:
(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以下要求:
(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应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事情。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
(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6.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推进英语教学。
(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讲授与多媒体手段使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台。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
(1)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演出会、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并获得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尤其要突出童趣。
(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习活动。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在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更要根据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
(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表达观点和看法,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既包括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根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断探索学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能够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过程,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注意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为此,特提出以下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了解学习进程,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调整评价机制,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要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在诸如期末、学业等考试中,应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采用描述性评语、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方式,也可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听力测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终结性评价应以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为主,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不能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能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单、实用。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根据成绩对本地区或学校作任何形式的排名。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立足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级别水平的程度。英语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的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听和读应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对信息加以判断、归纳、综合。说和写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英语学业考试需要以适当形式考查学生对具体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是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以下原则:(1)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评价原则,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和评价手段。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内外语言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钻研语言评价技术与手段。既要积极尝试新的评价方法,也可以保留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的不同功能,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并进行合理组合。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特提供一些评价方式和方法供教师们参考。见附录六。
三、教材编写建议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读物、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依据。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编写应体现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中还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祖国文化的内容,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
2.科学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材的编排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语言材料,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教材应根据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侧重。教材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应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使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目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教材应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保证重要语言内容有较高的复现率。
3.趣味性原则
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为此,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设计生动活泼、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灵活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班级、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等。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为教学需要提供必要的教材。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选择经教育部门审定或审查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材应该做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
学校还可以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声像资源、报刊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等,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新的学习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交流学习资源、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还可以尝试组织学生的网上交流和讨论,制作班级英语网页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学校进行英语环境设计。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前提,坚持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和补充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要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坚决制止编写和使用粗制滥造的教辅材料。严格禁止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推荐非法出版的模拟试题、同步练习等材料。
附录五、教学案例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本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特提供部分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真实的课堂教学,是在具体教学环境下实施的教学,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鉴于每个案例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的差异,案例的体例并不完全统一。案例的适合级别不是指年级,而是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级别。
教学案例1(适合1级或2级)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学校平面示意图,运用有关学校场所的英语单词,简单介绍学校场所,如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2)能说出两幅学校平面示意图的区别。
教学内容:
(1)学习有关学校场所名称的单词:playground, classroom, office, art room,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 library, toilet;
(2)学习描述位置的表达法,如The classrooms are here。
(3)学习描述学校的表达法,如There is an art room in our school。It is here。
教学活动:根据学校场所的实际位置把单词贴在平面示意图上并做简单的描述。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场所位置画一幅平面图(示意图),但不标出场所的名称。把平面图复印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份)。
(2)把单词school, playground, classroom, office, art room,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 library, toilet做成约2cm×3cm的小卡片(若干套)。做活动时每小组一套。
教学过程:
1.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下列单词:school, playground, classroom, office, art room,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 library, toilet。要求学生做到:(1) 看见图片能说出单词;(2) 给出单词能读出并说出单词的意思只要求学生能认读,不要求拼写。
2.让学生自己说说所在学校有哪些场所。
3.将学生按每组4~5人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必须围成一圈)。每组发一张学校平面图和一套单词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学校场所的实际位置把单词贴在平面图上。
4.小组内学生轮流根据贴好的平面图向其他学生介绍学校场所(如:This is the playground. The music room is here.)。鼓励学生使用以前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创造性表达,如It is small, but I like it。
5.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理想学校的平面图,把单词卡片贴到平面图上,并用英语向全班作介绍。根据设计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评出优胜组。
案例评析:
此项活动把词汇学习与词汇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词汇教学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创作,完成贴图并表述的任务。这种相对比较真实的任务有利于学生把所学语言运用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另外,本案例还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最后校园平面图设计活动中,给学生以拓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增加了语言的复用机会。本教案设计前一部分体现了共同基础,后一部分体现了个性发展。
教学案例2(适合1级或2级)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英语说出自己和他人的生日;
(2)能够就生日的话题开展简单的交流;
(3)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关于生日的调查任务。
教学内容:
(1)复习月份词汇: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要求会读、会认、会抄写;
(2)学习表达生日的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3)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教学活动:说出自己的生日。在班内调查同学的生日所在的月份。
教学过程:
1.热身及复习。
(1)向学生展示节日图片,让学生用英文说出月份。如:教师展示新年的图片,学生说出“January”,对于没有学生熟悉的节日的月份,教师可使用“after…”或“before…”进行启发引导。
(2)与学生一起做一个单词游戏:教师出示一张表示月份的单词卡,然后随机说出一个月份的名称,如果教师说的月份与单词卡上的月份一致,学生跟读单词;如果不一致,学生保持沉默。
2.新课学习。
(1)教师出示一张有12个月份的年历,其中12月份里有一颗红心。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有一个颗红心(教师可以提问Why is there a red heart in December?)。然后告诉学生准备听一个故事,听完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2)听故事并思考: Why is there a red heart in December? When is Amy’s birthday? When is her father’s birthday? When is her mother’s birthday? When is Coco’s birthday?
以下是故事内容(可以播放录音,也可以由教师朗读,注意按不同角色朗读)。
Narrator: Amy is a pretty girl. She has a dog. Its name is Coco. Today, she finds a red heart in December.
Amy: Why? It isn’t my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May. Is it Father’s birth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Dad?
Dad: My birthday is in July.
Amy: When is your birthday, Mum?
Mum: My birthday is in September.
Narrator: Amy is sad.
Amy: Whose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Coco:Woof! Woof!
Amy: Wow, I know it. It’s Coco’s birthday.
Whole family: Happy birthday, Coco.
(3)再听故事并回答简单问题,如:When is Amy’s birthday?
(4)让学生逐项完成跟读、独立朗读、分角色朗读故事的活动。
(5)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问问周围同学的生日在哪个月。引导学生使用以下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November. Coco’s birthday is in December. 教师可以把这些句型写在黑板上并领读若干遍。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