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发布时间:2016-08-21 20:15

  本文关键词:环境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演讲人:秦大河 演讲地点: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简介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秦大河,山东省泰安市人,地理学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成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极地年2007-2008联合委员会委员,WMO国际极地年2007-2008跨委员会工作组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先后主持了《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迄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2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

■主持人开场语

春风吹绿原野,晚霞映红远天。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因为这里有适合生存的气候环境。千万年来,人类在这里和其他生物一起繁衍发展,创造了这个世界。众所周知,伴随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全球气候与环境急剧恶化,气候与环境问题成为危及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政府、科学界、人文社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暖冬频频,夏季极端天气不断,人们熟悉的环境和气候似乎变得陌生了。

秦大河先生曾经是中国气象局的局长,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气候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这里我们请秦大河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

图片依次为:温带草原上的畜群和蒙古包,人们因地制宜创造出的生存环境;温带大陆气候下的机械化农场;因气温升高高山积雪逐渐融化;峰林倒影的漓江拥有良好的环境。

■小引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环境方面,比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性的威胁,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从以下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第一个例子是,2007年4月16日,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军事咨询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安全与气候变化威胁》的报告,从军事角度评估了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这是继2003年10月美国国防部给布什政府提供《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后,美军方再次抛出关于气候变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哪些后果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这些后果如何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应采取何种措施降低这些影响。报告指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威胁,气候变化会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社会动荡、边界冲突,扰乱现有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第二个例子是,2004年5月28号在全球同步放映了一部美国影片《后天》。影片讲述了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引起气候突变,地球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期,或者是寒冷期,整个北半球陷入了暴风雪、龙卷风、海啸等自然灾难之中的故事。影片中海浪翻滚、顷刻间毁灭城市的场面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第三个例子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2004年9月30日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后,《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中国参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谈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处置不当,会影响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影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从以三个例子可看出,气候变化的问题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技术、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外交问题,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一个学科。

一、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组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期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影响和减缓进行评估。IPCC评估报告反映的是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认识,代表了目前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认知水平,成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IPCC分别于今年的2月、4月和5月正式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原因以及未来气候可能变化的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反映了当今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总体上是增暖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显著增加,它们的总体效应是引起气候变暖。

最新的观测事实表明气候系统的变暖是不容置疑的。根据气候代用资料和仪器观测的近2000年来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显示出从上个世纪开始温度急剧上升,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从全球分布来看,全球所有地区都变暖,而且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变暖更明显。

冰冻圈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圈层,由于气候变暖,国际冰川协会统计的20条冰川都表现为退缩。海冰也在变化,北极海冰在减少,尤其是春季海冰,但是南极海冰面积有所上升。在欧亚大陆,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每年三到四月份平均的积雪面积也在逐渐下降,这也和全球变暖有关系。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积雪融化,以及海洋温度上升引起的热膨胀等,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整个20世纪的海平面上升估计为0.17米,最近50年上升的速度还在加快。

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了明显变化。观测表明,近50年来,大部分陆地区域的强降水发生频率已经上升,与增暖和观测到的大气水汽含量增加相一致。极端温度发生了大范围变化,冷昼、冷夜和霜冻变得更为少见,而热昼、热夜和热浪变得更为频繁。自1970年以来,在更大范围地区,尤其是在热带和副热带,发生了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

近50年全球变暖“很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化前的约280ppm,增加到了2005年的379ppm,该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表示至少90%以上的可能性,这比六年前的科学认识水平有所提高。

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1.1到6.4℃,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0.18到0.59米。在未来20年中,气温大约以每10年0.2度的速度升高。在全球继续变暖的背景下,本世纪极端干旱、高温和暴雨发生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强度可能增强。大约从1970年以来,全球呈现出热带气旋强度增大的趋势,未来随着热带海表面温度的升高,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可能会变得更强,这会导致风速更大、降水更强。

总之,国际主流气候科学界再一次向全世界发出了比以往更加明确、肯定的信息:更大程度的、不寻常的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在巴黎街头,两名少年浇水解暑。近年来欧洲屡遭高温热浪的袭击,人们利用各种方法解暑降温。

二、气候变暖使中国环境明显变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多气候资料可以通过历史文字、文献,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重建。中国近2000年来有四个明显的暖期,即公元一世纪到二世纪,公元570-980年,公元930-1320年,以及1920年至今。近百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情况和全球趋势是一样的,升温幅度约为0.5~0.8°C,与同期全球平均值大体相当。20世纪以来主要有两个增暖期,分别出现在1920-1940年与1980年中期以后。与全球及北半球平均一样,近100年中国的增温也主要发生在冬季,而夏季气温变化不明显。从1986/1987年的冬季至今,中国已经经历了19个暖冬(仅2004/2005年的冬季为正常)。特别是2006年,中国平均气温9.92℃,比过去最暖的1998年还高0.01℃,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最暖年。增温最强烈的地区为华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

降水量从1905年到2004年表现出近百年来降水呈减少的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温度在增加,但是降水在减少。降水仍然是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比较少,其他的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降水增加,即总体增加,局部有增有减。全球变暖还反映在全国霜冻日数的变化,从1951年到2000年霜冻日数是减少的。从上世纪后半叶到现在,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减少的。

现代冰川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也是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打开中国地图,无论是在中国西部,像祁连山还是天山,山上有冰川,山下就有绿洲;如果没有冰川,山下就是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在西部地区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生态要素。但是由于气候变化,中国西北的冰川面积是在减少的,而且预计到2050年还要进一步减少。新疆天山乌鲁木齐一号冰川的监测显示,从1540年到现在,这条冰川不断退缩;到1994年,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冰川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冰川,冰川的面积有了很大的减少,估计减少了15%以上。青藏高原是多年冻土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沿青藏公路一线地面以下5米的温度逐年上升。中国三大积雪地区,包括新疆、青藏高原和北方(包括内蒙古和东北),其中新疆积雪面积是增加的,青藏高原地区增加得就更为明显,东北和内蒙古的积雪面积变化不明显。

从中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径流量增加的是松花江上游的哈尔滨站和黄河上游的唐乃亥站,这可能与冰川融化和冻土融化有关系,其他水文站的观测都是在减少。径流量减少的原因是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从全国来看,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国的湖泊面积大大减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中国的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

森林覆盖率在远古时期曾达到50%以上,但现在只有17%左右。中国的地表植被分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西北地区,现代温带荒漠的范围与距今8000-3500年的气候最宜期相比大大扩展,生态和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且中国荒漠化土地范围介于末次冰期冰盛期(距今21000年-16000年)和全新世气候最宜期之间。草原退化也很严重,现在退化的草原面积已经占到草原总面积的90%。生物多样性破坏很严重,比如说野马、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处于极危状态,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等等。另外因为全球变暖,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最近50年上升的速度是每年2.5毫米。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都发生了退化。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漓江一水上人家停止渔业作业,周围已露出河床。近年来每到枯水期,漓江许多地段河床裸露,几近断流。

三、未来的气候

    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估计主要是通过气候系统模式来进行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也开发和研制了气候系统模式,利用这个模式预估了全球和中国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到21世纪末中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为明显。与1961至1990年的30年平均相比,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到2.1℃,2030年可能变暖1.5℃到2.8℃,2050年变暖2.3℃到3.3℃,2100年变暖3.9℃到6.0℃。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年降水量到2020年可能增加2%到3%,2050年增加5%到7%,2100年增加11%到17%。预计在2100年北方降水日数会增长,南方大雨日数会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将可能发生变化,海平面继续上升。冰川融水继续增加,草原全面退化。这种长期的气候趋势估计比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低得多,因为包括很多不确定性,而且自然变化的影响还很难预料,所以只能根据现阶段的认识水平进行展望,但是总的变化趋势是变暖,只是在于幅度有多大。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他们将很难应对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的,因此我们更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另一方面中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的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灌溉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长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中国干旱区范围将扩大。若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温度上升1.5℃时,中国干旱区面积扩大18.8万km2,湿润区缩小15.7万km2;若二氧化碳倍增,温度上升4℃时,干旱、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干旱区面积将扩大84.3万km2,湿润区将缩小59.9万km2。

随着全球变暖,未来50~10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目前中国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据专家预测,中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1~16厘米,到2050年上升幅度为6~26厘米,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30~70厘米。

全球变暖后,中国的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山地冰川将继续后退萎缩。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的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估计到2050年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未来50年中国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天山北麓与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径流预计出现在21世纪初期,其年增长量为几百万到千万立方米不等;柴达木及青藏高原的内陆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期预计将出现在2030~2005年,年增长约20~30%;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2050年前径流增加量可达25%左右。据科学家推断,到2050年,乌鲁木齐河源小冰川将基本消失,从小冰期的后期到2100年,中国冰川在350年中将损失二分之一。

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夹层和深埋藏冻土;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抬升150~250米,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失,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积雪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气温如升高1~2℃,随着降雪量缓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稳定积雪区深度将分别以2.3%和0.2%的速度缓慢增加。同时,雪深年振幅将显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每年的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融雪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大大减小。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气候变化后物种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物种迁移后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平衡。在迁移过程中,生态系统并不是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整体迁移的,它将产生一个新的生态结构系统,生物物种构成及其优势物种都将会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滞后于气候变化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植被模拟研究证实,气候变化使某些物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也可能出现新的物种体系。

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并逐渐转化为盐湖;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小湖,可能因为冰川融水增加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后融水减少而缩小。如未来温度继续升高,湖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散均会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继续萎缩;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来水量会增加,水面上升,湖水淡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本身主要的直接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影响人类健康。同时,较高的温度也有助于某些热带疾病向新的地区传播。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山巅冰雪覆盖,山坡林木葱茏,山麓碧波荡漾,美丽的高山景观因为气候的变化可能会不复存在。

四、减缓气候变化有“锦囊妙计”吗?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度重视。

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但国际上采取实质性的应对行动是近20多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四项重大行动具有历史意义:

第一是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其发表的宣言中提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现在这样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将达到可测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暖现象。第二是1985年10月,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召开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提高1.5-4.5℃,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第三是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并要求当时成立不久的IPCC就全球气候变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公约提出建议。第四是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于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没有涉及2000年以后的排放义务。为此,公约缔约国决定在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就形成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应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至少要减少5.2%。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

为了减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恶化趋势,必须采取适应与减缓措施。

气候变化适应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它是指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结构对实际发生的气候变化调整的可能程度。适应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可以是对现实变化的反应,也可以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二是适应能力,这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潜力或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财富、技术、信息和技能、内部结构、机构以及公平。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或优先领域。这包括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

林业的适应措施包括,进行种源选择,提高物种的气候适应性;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保护天然次生林和原始林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及病虫害的防治。

对于草地,退耕还牧,恢复草原植被,增加草原的覆盖度,提高保土作用,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以草定畜、控制草原的载畜量是扭转当前过度放牧、草场严重超载以及恢复草原植被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建设人工草场,考虑气候变化对不同牧草的生物量的影响,选择耐高温抗干旱的草种并注意草种的多样性,避免草场的退化。

水资源的适应问题也是优先考虑的一个领域,它包括在经济发展中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全社会节水,充分利用大气降水;发展人工增雨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建设淡水调蓄工程,提高水资源供给的应变能力;加强水资源变化的监测和水资源变化规律的研究。

在沿海和海岸带地区要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和预警;修订规划和有关环境建设标准;修建坝堤等防护工程设施,制定生态系统保护措施;落实对海岸带加强管理和保护的职责;控制陆地沉降,沿岸带陆地表面的沉降也可导致相对海平面的升高。

要适应环境或气候的变化是人类经过无数教训后的新理念。适应气候变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就有一个适应能力的问题,但几乎可以认定,适应对策是无悔对策,是双赢的战略。一般来讲,减少系统的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适应能力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密切相关的概念。

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其和气候变化、人类自然系统、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即“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增长,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因而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战略看,应优先考虑节能,其次是考虑发展清洁能源,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煤的清洁利用,促进科技发展,开发先进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其中技术发展以及政策措施、社会行为变化等可以明显降低能源需求。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减少排放的最有效手段,这方面工作一直在进行,这些技术大多集中于提高矿物燃料或电力的利用效率,以及低碳能源的开发,它包括: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电),先进清洁煤技术,先进核电技术,先进天然气发电技术,非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合成燃料利用技术,脱碳和碳封存技术等。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碳封存技术,它包括自然碳封存、地质碳封存和海洋碳封存。自然碳封存是指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此把二氧化碳固定于土壤中,限制砍伐森林,植树造林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地质碳封存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源(如油井、火力发电厂、化学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分离,然后注入密闭的矿井或很深的地质结构层中。海洋碳封存主要在海面通过播撒一些矿物质(如铁元素)激活浮游生物,增加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后在这些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后,以有机碳形式通过生物泵沉入海底,不再参加地球上的碳循环。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还有几千万没有脱贫的农村人口和城市贫困人群。

据估算,中国2000年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7亿吨碳,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0.65吨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人均排放量的21%。由于中国大力推进节能、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5%。但是,目前中国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仍平均高出40%左右,GDP能源强度更是高达OECD国家的3.8倍,这两个比较结果,除了说明实施技术节能仍有较大潜力,更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在产业结构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碳的循环示意图

幼w新环境的演变_地理学专业_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水循环示意图

五、共同的愿望

同全球一样,中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第一,把应对气候变化鲜明地列入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气候变化问题不同于一地、一时的环境污染和防灾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回避气候变暖对全人类的现实性威胁,充满信心地迎接气候变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长期挑战。

第二,制定适应气候变化、防御重大气象灾害战略规划。组织制定统一的适应气候变化、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战略规划。加强极端气候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建设,建立减轻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的长期战略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科学、有效、有力、有序减轻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灾害经济威胁,化解灾害社会矛盾。

第三,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监督管理考核体系,严格控制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第四,积极主动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活动。加强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活动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推动气候变化技术合作与转让,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加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行动及其效果,树立我良好国际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五,加强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和认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者和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体作用。

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因素,比如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等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变化,城市化等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近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什么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燃烧化石燃料、农业和畜牧业、垃圾处理等等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79ppmv,是地球历史上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过去十年中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每年1.8ppmv的速度增长。

   什么是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但同时吸收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气温将会是零下18度。正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地球现在的地表平均气温为零上15度,非常适合人类的生活和繁衍。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升高增强了自然的温室效应。


  本文关键词:环境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